最近在看《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看着平遥、周庄、乌镇……那么多承载历史和记忆的老城被阮老师救下来,都会激动得泪盈眼眶。
想起曾走过的周庄的石拱桥,曾抚摸过的乌镇的漆黑木门,感念这梦里江南,时光静好。
阮仪三说,乡愁是什么?乡愁是靠建筑来承载的,乡愁是充满历史文化遗存厚重的遗韵,是平凡生动的故事,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是一种行将消失的生活环境的追忆。
看到这里的时候,非常动容,让我想起,几年前刚回到石家庄的时候,曾去过的一个小山村,记得那里的蓝天白云,记得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奶奶握着我的手说:你从城里来?冷不冷?
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家乡,每次上学都要经过的小巷,巷子里的老槐树,还有美丽的四红姐姐身上的香水。
有时候我会感恩我不是城里人,因为我的身上永远保留着关于乡村的乡愁和纯真,那是到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的东西。
以下是几年前在石家庄附近的乡村的所观所感,再次分享出来,但愿初心仍在,乡愁未改。
车子在村口停下来,一座大山横亘眼前,顿时一股压迫感油然袭来。映入眼帘的是碧蓝的天空,杂草重生的草木和静静流淌的小河。山村里空气清新得让人暂时忘却了寒冷的天气。
村长手握着锦旗站在路旁,带着老式土灰色线帽,臃肿的身材包裹在里外三层的灰色上衣里,无意中瞥见了他脚上的那双手工布鞋,鞋边的白色沿条已变成黑色,而黑色的鞋面上也污迹斑斑,似乎很久没有换下来过。灰色的眼神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应有的光彩,更多的却是手足无措。当我知道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只有40出头的时候,难过地说不出一句话。
帮忙搬运着车上的衣物,内心五味杂陈:不知道在这样的场景里,我该笑,还是该悲伤。看着越来越多围观的村民,竟也忍不住咧开嘴笑了,是不是当时太滑稽了呢?
伴随着形式兮兮的领导讲话,我和站在身边的阿姨攀谈起来。她头上裹着绿色的头巾,那是我小时候在姥姥和大姨的头上曾见到过的痕迹。消瘦的脸上是阳光赐给的浓重的古铜色光泽。特意去关注她的那双鞋:橘黄色的布面上绣着两朵小花。怀里的小孙女不明白大人们在干什么,只是在我轻抚她的脸庞时不安地抱紧了奶奶。她脸色红润,眼神里闪着任何一个纯真孩子该有的光芒。
“您是孩子的奶奶啊?”
“咱们村子的人都在这里了吗?”
“是啊,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你是城里人啊?”
看着体面着装的我,阿姨并不拘谨,非常配合地和我闲聊着,还不忘对我这个“外来客”的“出身”发出好奇。
后面的一句话让我想起小时候穿着妈妈做的棕色布鞋站在门口,看着下了火车的人们走过,身材窈窕,打扮洋气的女孩子拖着拉杆皮箱,轮子走在不平整的石头路面上,声音格外响。对这样的人们充满好奇和艳羡。这就是我眼里“从城市回来的人。”
而当时像只丑下鸭的自己,也渴望着有天能飞出大山,山外面,是另一个世界。
多想告诉她,我也是农村人,我的家乡和这里很像,四面都是山。就在我犹豫着的时候,阿姨一把握住我的手“咱们村子里冷”,那双手很大,很暖,粗糙的触觉让我想起妈妈。想起高中那个我不太喜欢的语文老师,记得他缠着胶布的手,那种敬意和惭愧感在时隔多年之后仍然没有退去。感激无措地看着她,连忙道:“挺好的,不冷。”
这个小山村和我的家乡很像,浸泡在都市里多年,那种最最平凡,最质朴的乡情永远那么清晰。
行走在石板简单铺就的小路上,道路两旁是草木凋零之后留下的灰黄色木杆。已经干枯的玉米秸秆随意地堆放在路边,随处可见的的树木都光秃秃的。一路上,鸡鸣狗吠,偶尔还会有猪的“哼哼”声,山谷里不时传来喜鹊的歌唱,此时阳光和煦地照在身上,顿时产生了“山中游玩”的错觉。
走访的第一户人家住在又高又陡的山坡上,让我想起那年采访的大学生村官的形容:“山路十八弯,走完一弯又一弯”。那是一个小四合院,大门简单地用几根栅栏代替,不过我也相信,这样一个民风淳朴,只有30多口人在留守的小山村,一定是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
正中堂屋,在门的两侧还完整地保存着去年贴的春联,金色的大字在红色封底的映衬下,熠熠闪光。右侧是用石棉瓦简易搭起的厨房,凌乱地摆放着炊具。身着碎花棉袄的老奶奶站在石头堆砌的台阶上,感动也夹杂着无措。
“真是感谢啊!”好像除了这句话再不知道说些什么。出门的时候,猛抬头看见右侧门口的一棵小苹果树居然在这样严寒的季节里长出一片新叶,阳光普照,尽显勃勃生机。
走过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土路,伴随着人群里哼出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们来到了第二家。老爷爷身着陈旧军绿大衣,青色的裤子上点缀着泥点污渍。人群蜂拥而入不到13平米的黑暗小屋。
72岁的老人,看起来却精神矍铄,“感谢党,感谢国家”断断续续地从老大爷口中传出。走出门外,抬眼看见,木头窗棂上的油漆早已脱落,简单地糊上一层旧报纸。有着68年历史的土坯房带着明显的脱落痕迹。老人一直送我们到门口,浑浊的眼神深陷在瘦削的脸上,闪着光.......
踏上归途的时候,村口又邂逅的两位老奶奶。穿着我们捐赠的羽绒服,笑得合不拢嘴:“咱就没穿过这样的好衣服!”我多想问问,82岁的老人在老伴离开后的33年里到底度过了怎样的岁月?是不是也如儿时同我生活在四合院的奶奶一样,虽孤独但却懂得自得其乐。
帮另一位老人穿衣服的时候,看到了她手上的一枚金黄色戒指,款式古朴,深深被拦截在她布满皱纹的手指里。多想问问那戒指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抬头,太阳升到了头顶,在这严寒冬日里,居然有点刺眼。而村口的那条小河仍然静静流淌,低沉的淙淙声,像是在记录着这个古老乡村的陈年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