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我住的小区小区前的马路向西走500米左右有一处炸油条的摊点,由一对操外地口音的中年夫妇经营,在这里已经有三年时间了。他们一般在早上5点左右上岗,8点撤摊,夏天似乎要早些。风雨无阻,天天如此。后来我发现,这对夫妇还在北边另一条马路边的农贸市场摆了摊,经营水果、炸鸡架之类,应该是早上在这里卖完油条后再到那边做生意的。
我习惯早上步行上班,一般在7:00左右经过他们的油条摊,这时几乎每天都有不少人围在摊前排队买油条,夫妇则默契地忙碌着,妻子负责切面并放到油锅里,丈夫负责炸制,给客人秤油条、舀稀饭,遇到收钱时,则夫妻谁有空谁收。妻子在切面的间隙,会利索地收拾刚吃完离开的客人的碗筷、清理小桌面的卫生,或者很快地刷洗堆在盆里的餐具。丈夫对每一位光顾的客人都习惯性地先问一句“在这里吃、还是带回去吃”,然后便麻利地秤重、盛粥、收钱,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有的老主顾则开车过来,也不下车,只摇下玻璃伸出三个指头,他们便会麻利地秤上三根油条、盛上一杯粥送过来,顺便接过车主早已准备好的零钱,整个过程也就半分钟的时间,却是那么地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几年上了几分年纪,家属是不让我吃油条的,但她似乎对这家油条点也早有耳闻,所以当有一个星期天我试着提出吃一次油条时,都不约而同地说就买这家的。我去的时候比较早,还没有几个客人吃饭,便没要事先炸好摆在一边的油条,要了两根现炸的。他们的油条比别人的长且大,一根差不多40公分长、3公分粗,酥脆蓬松,焦黄的外皮上粘了一层白芝麻,更增加了油条的色和香,口感则更佳。我特别留意他们锅里的油,不象别的摊点那样冒着刺鼻的黑烟,应该是经常更换的。这样的油条3块左右一根,一般的成年人早上一根足够,我们吃过后打心里说好,也难怪他们这里回头客这么多了。
上边说了这么多,但不是我写这篇小文章的本意,我想说的话主要在下边。
打七月学生放暑假后,再上班经过这个小摊,发现多了2个忙碌的孩子的身影,男孩大些,应该上高中的年纪,嘴上开始有绒绒的胡子了,青涩而酷帅;女孩应该在上初中,看起来比哥哥活泼许多,扎着长长的马尾辫,总穿一件白T恤,粉红色短裤,脚上涂了红色指甲油,显然开始爱美了。本不宽敞的小摊加了两个小主人,一下子就拥挤起来,但一家人配合默契的忙碌画面却数次令我驻足凝望,也使我萌生了写这篇小短文的念想。
忙碌的一家人其实是没有多少语言交流的,整个摊点除了客人偶尔的交谈和说笑,就是那几句简单的重复“在这吃、还是带回去吃”、“要多少”、“还要什么”、“多少钱”等等。男孩自然的靠在爸爸这边,当爸爸招呼客人时,他会顺手接过夹子翻炸油锅里的油条,女孩则在妈妈这边忙活,时不时的收拾一下碗筷,或笑盈盈的招呼客人,一家人在窄小的空间里穿梭,忙而不乱,和谐有序。但小女孩似乎更喜欢给不下车的客人送油条和收钱,蹦蹦跳跳的象一只欢快的小鹿,她会给客人递上油条时,把瘦小的身体顺势趴在副驾驶的车窗上,或者总把手搭在摇下的车窗玻璃上,客人给了钱她才离开。她是怕客人不给钱开走了车,我想这应该不是大人特别交待的,但生长在这样的靠勤奋谋生的家庭,孩子却自然的有了一种难得的成熟和心计,这孩子以后即便不能上大学考取公职,也会通过做生意自食其力。
紧张的忙碌之后,这一家人也有偶尔空闲的时候,但他们似乎也不交流,爸爸和儿子一样的表情和姿势,都佝偻着身子坐在马扎上发呆,一副疲惫的样子。爸爸应该是在凌晨就得起来准备的,肯定休息不好,儿子则要在晚上复习功课,一定睡得很晚,早上再起来帮助大人忙碌肯定是缺少睡眠的;女儿则有空就玩手机,不时被手机上的游戏或视频逗得笑出声。妈妈则依旧不停地忙碌,或洗刷餐具,或清扫垃圾,表情上淡淡的,一脸的平和与满足。我突然注意到,这一家四口竟几乎一个模样,那表情则更是神似,丈夫和妻子都不算帅气和漂亮,但却是夫妻相,男孩更像爸爸,女孩则更像妈妈---这真正的和谐,从骨子里透出的。
这一家人肯定不是什么富贵之家,但有了夫妻的勤奋劳作,也不会是清贫度日。他们的日常没有复杂的卿卿我我,甚至会不断有些磕磕绊绊,但他们的生活主调肯定是充实而幸福的。我不敢妄测这对孩子的前程,但依他们所处的年龄,在别的孩子还在享受父母的溺爱之时,他们却过早地分担着家长的辛劳,体验着生活的艰苦,这是一笔无法多得的人生财富。这也许不是他们情愿的,但他们起码没有拒绝,整整一个假期,仅仅这份坚持就是难能可贵的了。寒门出贵子,古来有之,惟愿这千古不易的规律仍在这对儿女身上应验。
世上每个家庭是不一样的,人们对财富和幸福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由此带来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轨迹就会千差万别。有的夫妻富足悠闲,却空虚无聊,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之事口角不断,最终分道扬镳。有的孩子衣食无忧,却不知感恩,不思进取…当此时,应该在这个家庭、这对夫妇和这对儿女身上学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