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来,除正常工作时间以外,我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用来阅读和学习各类知识,为此我拒绝了很多朋友的聚会邀请,经常一个人宅在房间,其实工作后的勤奋好学,并不是以前习惯的延续。
相反,在读书时,我并不是一个发自内心对学习热爱的人,虽然成绩还不错。但那时候的学习对我来说,就是冲着奖学金。完全没有其他的动力。
近期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工作后我对学习的热情度及投入度不断高涨,特别是对写作和阅读的坚持。而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我继续坚持会给我带来什么吗?如果只是一味低头拉车埋头苦读,真的明智么?
任何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是有动机的。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关于人类的行为动机,科学家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是驱动行为的驱动力分为两类:第一类叫做生物性驱动力,即满足最基本生存需求的动力;第二类是外在驱动力,即因为外在环境刺激(例如奖惩)而产生的行为动力。
但对于我来说,以上两类驱动力都不是我学习的动力来源,首先我目前的工作完全可以满足我的生存需求,加之我是一个物欲比较低的人。所以当前的状态不会让我有紧迫感。同时,学习这件事,并不能像读书时可以得到奖学金,换言之并没有什么奖罚来约束我的学习,而外在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关于学习的刺激。
显然,以上两种驱动力,不能很好的解释我行动的原因。而关于这两类驱动力的分类,是过去的科学家基于人类就是一种懒和馋的生物而得出的,也就是说在满足最基本需求的动力后,如果想要他们做除基本需求以外的事情,一定要依赖外部刺激—奖励或惩罚。
万幸近年来,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人类还存在第三类驱动力,即去主动学习,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动力。这个研究成果让我异常兴奋,这终于解释了我为何会主动学习。
找到了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找到了自己行为的源头。这就仿佛找到了黄金圈法的内核。
所谓黄金圈法是通过三个同心圆来描述人的思维模式,从外到内依次是: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以及为什么(why)。
拥有内在动机,代表可以实现自我激励。那现在的问题是,我这么不出结果的投入,是否明智?
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我确实进行了主动学习,并为此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现在的写作、阅读和课程的学习,确实能够让我的知识体系得到更新,而我也确定在未来,现在的学习能够给我带来具体实际的好处。但是这个未来,到底是什么时候?
最近所在写作群里的小伙伴给了我启发。我发现自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一直活在框架里。
在我的思维里,一个人必须在有一定成就后,才可以去做一些事。比如:当众演讲。
而我一直抱着完美主义的心态,觉得现在自己还没达标,需要继续修炼。这种自我认知,在一定程度给我的行动套上了脚镣,譬如我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一直处于缄默状态,也羞于主动分享,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格去分享呢?最可怕的是,我一直觉得我这样想是对的。
而是不是就因为我一直处在框架中,不具备开放型,才导致我的成长有些许缓慢,同时没有成效。
知道问题所在,就一定要去修正。而如何让自己打开一些,如何打破框架呢?
不怕丢人,勇于展示!
所以2017我下了一个决定,不管做了什么事,只要是正向的,一定要去分享。
这样想之后,突然觉得万分轻松。
这才应该是工作后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诚然持续不断的大量输入确实让我内心充盈,但不向外舒展,只是内心涌动,永远不会激起大的浪花。
可能有些人就是想要默默长出自己想要的模样,这也很好。但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展示可能更有利于我的成长。
我并不知道展示后效果会是什么样,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才是成长应该有的模样,也是魅力之所在。
也如刘墉所说,你可以一辈子不去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来,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基业长青》里的一段话我特别喜欢,送给自己也送给在看文章的你。
“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源自人类一种深沉的冲动,一种探索、创造、发现、成功、改变和改善的冲动。追求进步的驱动力不是一种枯燥的理性认识,而是一种深入人心、具有强迫性、几乎与生俱来的的原动力。”
写这篇文画的思维导图,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