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其实也没那么难
都说“万事开头难“,为什么难?是什么难住了我们?
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开始做某事时,会不由自主的想很多,也会给自己找很多借口,并且会幻想着可能出现的结果,而这些幻想的结果大多是负面、消极的。如果没做好会怎么样,如果中途发生意外怎么解决?这些想法就是一种内耗,给了自己一个无形的压力,更是一种阻碍,阻碍自己去做这件事情。
今天已经是我写作的十九天,一开始参加这一次的写作挑战21天,我是有犹豫的,也有各种担心,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坚持不下来的幻想:21天要坚持这么长时间,我怎么能够坚持的下来呢?我每天要写些什么呢?但真的做下来了也就没有当初想象中的那么难。如果要对自己写作过程作个总结,我想可能是:随心。
写作初期:刚开始第一天写作时还是有信心的,主要是欧老的开营仪式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干劲,坚持了三天,就有点捉襟见肘,出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囧境,当然我在写作上是算不得巧妇,但”无米“却是很真实,说实话真的没什么可写的。于是我就把阅读时的一些所感所想记录下来,有了输入才能输出。一开始是按计划阅读《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但这本电子书读完前两章开始收费了,不想花这个钱,就读了另外一本专业书《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就是我撰写教学评一体化稿子的理论依据,专业性很强,很厚实的一本书,只读了一部分。因为还参加了学龠读书社,共读书目是《热锅上的家庭》于是专心阅读这本书,写了三篇读书心得,写出来的内容都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过文笔也就一般,内容只能算是凑个字数吧。
写作中期:在我坚持到第十一天时,这么多年的写作能力已经消耗殆尽,当初的写作激情也所剩无几,动了点歪心思:学校要求完成寒假培训,听课同时可以记录听课内容,把听课笔记算作当天的写作任务。于是这样的听课内容和笔记连续写了五天。学习的同时又完成了写作任务,确实是有偷懒嫌疑,不知道李特认不认可。听完培训后,连续几天都是写的自己事与感想,其实还写了一些假期与孩子之间的事,但因为文章要发布到网络上,所以没公开这些记录,只把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作为完成写作的任务。
写作后期:坚持到第十九天就开始很有话写了,虽然大多都是一些流水帐,但还是很有感受力和输出力,不管写作水平如何,写自己想说的就好。在写作后期已是临近开学了,加上父母又住院所以精力被分散,但每天还是会想着写点什么,尽管是通过语音转文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口水”,写作的想法还是可以的。包括这篇记录也是先口头表达转文字,再做进一步修改写出来的。
坚持写完21天,是意料中的也是意料外的。如果你想要开始某件事或某项任务,以本次参与的经验,我想说:开始就清空自己的大脑,只需要想着“我要去做这个事情”,不管中间这个过程是怎么样,保持随遇而安的状态,相着自己要去做这个事情,而不去想终究会遇到什么,那么在做的时候,很大可能并不会遇到我们开始为自己预设的那些阻碍或者困难。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只要想着我需要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去做,接着我去做就好了,而不是去思考不好的结果,或者过度想象可能出现的困难,给自己制造一些无形的压力,反而成为“开始行动”的巨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