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一吃过饺子,拜过年,公公领着他们回老家拜年了,婆婆留在家里,我按照爸爸的约定要送他回我们老家和几个老哥俩叙叙旧,似乎这一天相聚是最隆重的时刻。但妈妈特意叮嘱我:把你爸放在村口,你不要进去,他们家里都有儿子,嫁出去的闺女初一不能回门。好!我答应的很痛快,刚听说,年前一个闺女回自己妈那,顺便帮忙把对联贴上,哥嫂很不满意。看来过年的讲究很多。我一路轻车熟路把爸爸送到路口,打电话给伯父,伯父开着他的三轮车一阵风就来了,载着爸爸高高兴兴的聊着天走了,我把车开到村头开阔地,坐在车里看着带过来的书。中间给爸打了个电话,知道他们转了几家,什么时候能回来。终于爸的电话打过来,告诉我转完了,我开车回去接他。伯父还有些不尽兴,说:“明年把你爸送回来,你就回去。等中午吃过饭,傍晚你再过来接他。”“好,听我爸的。”我们开上车,又缓缓的划过平坦的马路回到城里。没下车直接回到婆婆家。如果是儿子,会理直气壮的进家门,堂而皇之的走亲访友。不过,平日里,女儿可能回家的次数更频繁一些。如我,不定时的到访已让爸妈习以为常。
中午,吃过饭。大家都到自己床上补觉,我因昨天睡的早,没有一点困意又惦记着学习强国的任务完成,就在身旁人酣睡的呼噜声中,在蓝光的刺激里在手机上浏览了近一个小时。正欲眯眼小憩一会儿,门响了公婆热情招呼着几个人进了门。我们赶紧起床,向来客施礼。来的三个人是我公公的同学和邻居,都在北京定居。围坐一圈,大家话题围绕孩子和工作就慢慢拉开,说到当今的生活和政策都很满意,他们在京城对于国际建交、最新政策更能了解一些,也都是不停读书看报的结果。说话让人喜欢听,说出的话有内容又积极向上给人力量,真是有水平。正听的津津有味,一人客气的道别,大家都意犹未尽的起身告别。和博览群书的聊天就像如沐春风。
下午三点,龙湖马拉松新年第一跑。我穿上运动服,来到龙湖。很多人在广场上,有外地回来的学生和定居大城市的白领,有走亲访友的客人,大家都装扮一新,有说有笑,边走边聊,也有一些年轻人在载歌载舞或做各种运动的。近30名马拉松运动者在组织者的安排下确定了路线,并特意叮嘱两人一组,不能快不能乱,一齐前进。大家都很开心,要按速度跑肯定会有竞争,没有这样其乐融融的和谐。这样大家都按一定速度缓缓跑回,领了赞助的毛巾、挂历、蜂蜜,还有一个脆脆的大苹果。正和同事打着招呼,有两个学生拉着我的胳膊“老师!”真是自豪,这样旁若无人的亲近我。两位家长也挤过来“刘老师,过年好!”“过年好,过年好!”我顺手把苹果递给学生,他们却都躲开了,家长热情的招呼跟老师照相,他们又都聚拢过来。可爱的小家伙们!拍完照,和我挥挥手高兴的走了。另一个穿着轮滑服的孩子也过来了“老师!”我瞅了半天才想起是已经考上高中三年的学生,那时是矮矮小小却如刺猬般的小男孩,如今是阳光灿烂高大羞涩的男人。叛逆期的孩子还是要宽容待之,用爱滋养心灵他会在长大后对那一段的破茧成蝶的挣扎有所反思和感激。
忙碌又多彩的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