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刷抖音的间隙看到复旦大学陈果老师说的一句话, 她说: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每一个年轻人,我觉得没有什么话比那四个字更好,真的是“青春万岁”,在你年轻的时候可以去做、去错,不要害怕犯错,然后当你错了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在错当中寻找真理。
又一次触动我,年轻的你就是要做该做的事情,不断学习、发掘、创新、实践把握当下。2020年第3次复盘:只有将所想变成所做,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一、关于微习惯:
每日坚持早起打卡、记账、学习新概念90-125、得到每周总结、练琴《贝加尔湖畔》、空余时间练习书法、每周四次HRGO打卡。
❤心得分享❤
我以前有拖延习惯,下班回家6点半,知道有自己有一二三件事,我会先窝在沙发上休息或刷个视频,到9点放下手机再去做事,每次做完就到了11点甚至12点,做的时候专注力不强,做事效率也大打折扣。
后来听何炅老师分享了一个方法,他说:“对于拖延症比较厉害的人来说,就要制定短期小目标,计划接下来的一小时内要完成什么内容,马上执行,不要定长期目标,这样会好很多。”刻意练习,确实会改变自己的拖延症习惯,当每完成一件事,会有很踏实的感觉,分享给有需要的宝宝们。
二、 关于工作重心转变的创新:
想要尝试转型的想法萌生许久,工作几年虽说头衔挂着客户经理,但由于工作需要做过团队管理、HR、行政、财务工作的对接,基本是内勤为主的工作,也做过团体业务的对接,在内外勤工作对比下,发现你处理起来很轻松的工作就是自己所擅长的,有些处理起来很吃力的是自己的短板。取长补短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将自己的优势放大到别人无法超越也是另一种竞争优势。
李石老师说:“一个有清晰绩效目标、能发挥自身优势、且最终能通过工作进行价值变现的一定是个好岗位”。3月和领导有过探讨,根据目前公司的形势,调整了工作方向。进行对外业务对接和拓展,以及尝试新的领域。3月完成了领导定下的第一个小目标,虽然没取得很大的成功,但通过数据体现价值是有挑战性的,也体会到更多悬而未决、客户质疑、签单成功的乐趣,所以勇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沟通交流想法,足够真诚、能坚持,是可以改变自己从而达成目标的。
三、关于开源:
最近真的很流行斜杠青年,我很羡慕我的朋友圈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比如俊英子在行动的复盘收账、Amy宝宝的感恩日记、CherryLi的理财学院等等,她们都是这样优秀的女青年,乐于分享,敢于尝试,她们都在尽其所能,帮助和影响她人变得更美好,这是我在她们身上看到的光芒,她们都是点灯的人,照亮了别人。
个人开源计划在启动中,开启尝试新的领域后发现每一项新事物都需要花大量时间积累学习,但只有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才能发现更多的机会和找准自己的定位。就比如2020跨境电商也是一个风口,但是如果你连国内电商都没有接触过,怎么能抓住新的风口呢?所以改用千玺一句话:你只管努力,上天自己衡量!
四、阅读感悟:
听何帆老师解读普特南教授的《我们的孩子》,了解到美国社会阶层分化的严重性,在5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发展平稳,富人和穷人之间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他们的孩子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生活玩耍在同一条街道。到7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衰退,工人阶级生活越来越难,使贫富差距拉大,富人的孩子从教育、生活各方面把穷人的孩子远远的甩在后面,这也使得富人和穷人的孩子在社会资源、社会支持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平等。现在已经不能单靠个人拼搏,还要拼爹、拼爹的朋友圈,这也让穷人的孩子获得的机会更加不平等,从而加剧了阶级分化。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这样的阶层分化在中国在我们的身边也同样发生着,而想要改变和跨越一个阶层,不是一朝一夕,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但抱怨只会让我们成为思维的囚徒,唯有努力向前!
当潜意识进入到意识层面,这就是命运。积极主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将这件事情与意义相连接,产生的就是正能量。我们无法选择现在,但我们可以创造未来。
新的四月,我在乘着风向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