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写作》是微信公众号“洞见”的创始人洞见君给喜欢写作的朋友写的一本书。新媒体文不像传统文那样要求很高的文字功底或很好的文采,主要是要有用户思维;了解读者的喜好;要和读者产生共鸣;给读者提供情绪价值。
书中倡导了三个观点,是新手写作的座右铭。这些观点,不仅对于写作,就是日常的工作与生活、做人、做事,这些观念也很适用。
01
进窄门:迷茫时,选择更难的那条路走
作家余华说:“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
从狭窄开始往往能走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容易走入狭窄。生活中大部分人更愿意选择宽门,即更容易、更舒服的那条路,因为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短期的回报,是当下的舒适,而不是长远的成长。
你所认为的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最近的路往往只有少数人走。不要选择那些容易走的路,要选择那些难的,人少的路去走。
那些看似好走的路,往往选择的人也越多,而越往后走,可能会越难。相反,那些少有人走的路,反而是度过了前面的艰辛之后,越往后积累沉淀会更多。
02
走远路:真正的写作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坚持输入
一定要坚持阅读,不断输入书籍、公众号推文、互联网资讯等内容。
保持思考
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要想这篇文章的选题是哪些?文章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哪些地方是我可以借鉴的等等。
持续输出
输出是检验我们阅读质量的很好标准,阅读后有输出的结果了,才算是真正的领会和有收获。输出不一定非得是一长篇文章,可以是一个漂亮的朋友圈文案;可以是一段儿好看的短视频;可以是一份精炼的工作报告;或者是一段儿走心的读书心得。
很多事情短期内是取得不了成绩的,随着时间的积累,成果也会满满展现,越是短平快的事情,越容易沉淀不了收获。有些事在当下看上去很诱人,确是以牺牲长期利益为代价的。
长期主义成就美好人生,写作是一条孤独而漫长的事情。
03
见微光:所谓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
竹子用了3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在第四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
沉寂三年后回归的李子柒,治愈了多少人。不止是这三年,多年来,她一直远离喧嚣,潜心精进,在热爱的领域打磨自己,才有了今天全网几千万粉丝的靓丽。
正所谓“难走的路,都是向上的路”。
心存希望,终见微光。
写在最后
写作是跨时空的感知,对自己,留下印记,反思疗愈。对别人,表达沟通,创造链接。对社会:创造价值、获得信任。
写作是一个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的漫长过程。
如果喜欢写作,就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积累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愿我们都能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