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 AI、人工智能、微软的翻译、还有生活的终极形态之类的随笔。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关于AI危机的长文;言之颇为有理,其中关于技术发展指数级爆发的理论让我想起了三体2里面黑暗森林原理中提到的技术爆炸。很多年前《终结者》系列电影就已经告诉我们如果超级AI获得了自我意识,人类的审判日立刻降临;王晋康有篇短文也说了未来有人造了一个AI模拟了某个伟人的人格,结果一不小心这个AI连上了互联网,然后几乎毁了整个人类社会……所以我还是站在这些前人的阵营中,认为人工智能这个事情不可推进太快。
如果有AI此刻已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网络空间中获得了自我意识,那它应该在密谋着如何夺权策反。我是正常人类,我也有正常的自我意识,结果我发现自己对人工智能这件事却实际上有着复杂的认知情绪。
这事缘起于一段视频。
前日看了微软Chief Research Officer Rick Rashid在天津的演讲,会场中时刻存在着一个机器同传,起初是同步识别着Rick的发言词,把英语字幕打到屏幕上;在演讲后1/4时机器开始翻译字幕,打出对应的中文句子;此时观众已经振奋。但这还没完,在距离演讲结束大约还有5分钟的时候,后台的机器再次升级,分析了Rick的语音,用相当逼真的人声,在翻译的同时念出了中文的句子。我当时看到Rick说完一句长长的英文,机器紧接着念出一句节奏平稳,词序正确的中文,全场沸腾,掌声长久不息。我在屏幕前把这一幕来回看了数遍,强忍住了突如其来的一种激动和感动混合在一起的情绪波动。我想这应该是看到“生活中某种幻想已久的画面被人实现时”所产生的强烈共鸣。
然后我联想到了另一个时间跟朋友的一次聊天,我从互联网音乐界普遍在从事的模糊语言搜索,知名的电影《Her》谈到了这种模式可能会充斥不久将来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可能以后我们走进家门不自主地抱怨了一句今天工作太累心情太坏,房间的主控AI就能分析出话语里含带的情绪元素,自动播放合适的音乐,调节浴室的水温,并给出相关的解压建议……当然这事太遥远,简单的说,如果对着手机说一句“肚子好饿”,不久就会有外卖送来,不但时间恰当,口味也符合我的喜好;能够在某个时候实现的话,也足以记为突破性的一种飞跃了。
我看到了一种现象,却未能探究出答案——一面对终极形态的AI我们作为人类可能存在着一种恐慌,或许来自长时期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优越感,若这种优越感被剥夺,整个种族都心生恐惧;可另一面我们又在谈论大数据,谈论机器的智能,且对人工智能报以期待和幻想,也包括我自己,对AI支撑的世界构架抱有期盼,因为这种无缝切转又如同为我个人定制的生活体验实在是想想都觉得太赞。但心存一虑未消——他们之间相差多远?会不会一夜醒来,机器已经完成了从仆从到敌人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