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姓子,名昭,号武丁,又称殷武。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二任君主。
他在位期间通过提拔傅说等贤能之士,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朝达到鼎盛,史称“武丁中兴”。
01、自幼与平民劳作,结交傅说
武丁少年时期,被派去傅地与平民百姓一起从事劳动。武丁来到傅地后与平民一同劳作。
夏天,他头顶骄阳在田里耕种;冬天,他顶风冒雨去狩猎砍柴。他学会了一套生产劳动的本领,也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
在劳动之余,武丁时常利用闲暇时间去访求贤人志士。有一次武丁在傅险发现那里有一个名叫说的人举止不凡,于是主动去与他交谈。
得知说是一名奴隶后,武丁没有因为说的奴隶身份而有意疏远他,反而在交谈中发现说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
之后武丁一有时间就会去找说交流。两人交流的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广了,武丁也因此增长了不少见识,更加确信说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
02、即位韬光养晦,重用贤臣
公元前1251年,商王小乙去世,武丁继任商朝君主之位,武丁即位后,面对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积弊如山的商朝。
武丁即位之初,武丁为了寻找贤能之士辅佐朝政,他故意三年不言,将一切政事交由冢宰处理,自己则在暗中观察国家风气和人才。
武丁想起少年时曾经在一起干活的傅说,武丁很想直接赦免说的奴隶身份,然后任命说为国相辅佐自己处理朝政。
但因当时严重的等级制度,武丁害怕这样做会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甚至发生动乱。
为了能够顺利任命说为国相,武丁决定利用王公大臣迷信鬼神的思想来说服他们。
武丁为此召集大臣并说:“我昨晚梦见上帝赐予朕一个名叫说的圣人,只要得到这个圣人商王朝将会兴盛起来”,之后又通过口述让人将说的画像画出来。
因这是武丁即位以来第一次开口说话,大臣们对此都深信不疑,于是都去寻找武丁口中所说的圣人。
当朝中官员都对不上武丁口中的圣人后,大臣们不得不加大搜寻范围,最后在傅险找到说。
大臣们将说带到王宫让武丁确认时,武丁故作惊讶地说:“这就是朕寻找多日的圣人呀!”
大臣们见此都纷纷祝贺武丁得到圣人。因说是从傅地寻找得到了,武丁于是赐说为傅姓,之后又任命傅说为国相辅佐自己处理朝政。
除了傅说之外,武丁还重用了甘盘、祖己等贤能之士。他尊甘盘为师,虚心听取其意见。
在傅说、甘盘等人的有力协助下,商王朝终于起死回生,政治重新走上了正轨。
03、进行一系列改革
在傅说甘盘等人辅佐下,武丁进行一系列改革武丁以身作则,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同时选贤任能,广开才路。
(1)改革官职,巩固王权
武丁的用人之道是唯才是举,他打破了旧贵族的任职特权,建立了任人唯能、任人唯贤的规则。
他通过改革官职制度,设立新的官职,并赋予这些官职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从而削弱了旧贵族对朝政的干预。
在傅说的建议下,武丁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他确立了嫡长子世袭制,巩固了王权。
实行分封制以加强中央集权;还参考夏朝制度设置六卿,标志着六部制的雏形。
(2)重视法制建设
武丁注重法制建设,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社会秩序。他设立了专门的司法机构来处理各种案件,确保法律的公正和严明。
同时,他也注重法律的普及和教育,使百姓们能够了解法律、遵守法律,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鼓励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
武丁常常亲自下乡巡视,了解民生疾苦有一次,武丁在巡视时,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一脸愁苦地向武丁诉说家中困境。
因此,武丁鼓励农业生产,减徭役,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为便于管理,傅说还创建了著名的井田制,,使农业生产力得以提高。
傅说建议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还对劳动者进行了分工,让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工艺制作和文化创造等脑力劳动。
同时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商的青铜冶炼制度有了新的提高。闻名于世的“司母戊鼎”,就是在这个时期铸造的。
青铜器不仅可以用于祭祀,还可以成为作战的武器,比如刀、戈、斧等。
青铜器制造业的繁荣,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使商朝的经济更加繁荣。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4)发展文化和艺术
武丁时期的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武丁大力支持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设立了官学和私学两种教育体系,为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商朝的文字系统逐渐完善,甲骨文作为当时的主要书写工具,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成果。
在武丁的倡导下,商朝的艺术得到了重视,商朝的音乐、舞蹈、艺术等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04、四方征战,开创武丁中兴
武丁不仅在内政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军事上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亲自带兵作战,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他善于运用兵器和战术,结合商朝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他也非常注重军队的训练和纪律,确保士兵们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所向披靡。
在武丁的征伐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对鬼方、羌方等方国部落的战争。这些方国部落经常骚扰商朝统治区,对商朝的边境安全和经济稳定构成威胁。
武丁通过精心策划和巧妙布局,多次发动大规模战役,成功地将这些方国部落纳入商朝的版图,大大增强了商朝的国力和影响力。
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战争,拓展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促进中原地区与周边部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流域,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史称“武丁中兴”。
05、重用妇好,和她伉俪情深
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是个善于打仗的女将军。
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
武丁虽然知道妇好善于作战,但他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
对巴方作战中,战前妇好和一同前来的武丁商定计谋,她负责在敌人的西面提前埋伏,武丁则带兵从东面对敌方发动袭击。
巴方军队在两军的夹击之中顾此失彼,阵形大乱,最终被歼灭,南境自此平定。
妇好作为封邑首领及武丁的妻子和政治、军事伙伴,为武丁的战争及扩张立下不世之功。
妇好每次出征凯旋,武丁都要带着大臣出城十几里相迎。有一次夫妻相见时,武丁居然忘情到不顾尊卑礼法,当着大臣们的面与妇好同马驱骋。
鉴于妇好的赫赫战功,武丁论功行赏,给她划分了封地。为了管理自己的封地,妇好经常离开王宫,到封地去生活。
武丁虽然有许多妃子,最爱的还是妇好。武丁对妇好十分关心,时常占卜她的起居、健康、生育等情况。
却可惜红颜薄命,在三十余岁香消玉殒,武丁背痛不已。他把爱妻葬在自己处理军政大事的宫室旁边,让自己日夜守护着她。
每当国家有战事,武丁都要亲自率子孙大臣,为妇好举行大规模的祭礼,请她的在天之灵保佑自己能够旗开得胜。
06、积劳成疾,逝世
前1192年,武丁在位的第59年,西华一带发生了蝗虫灾害,他亲自率兵和群众前往捕灭蝗虫。
如果蝗虫不很快治理,必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武丁非常焦急,昼夜难寝,积劳成疾,驾崩于此。
武丁驾崩后,后人按照他的遗嘱,将他安葬在田口乡陵西行政村东边。武丁在位59年,被人尊称为“高宗。
武丁自幼与老百姓一起劳作,了解民情,结交傅说,增长才干,即位后重用人才,发展生产。
他重视军事训练,积极抵御外敌,开疆拓土,扩张了版图,繁荣商朝经济和文化。开创了“”武丁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