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增长意味着什么?
摘要:
看看无论是低等动物或者高等动物,无论是黑猩猩或者科学大师,用的基本上都是通过试错的学习方法。
我们的无知是无限的吗?
进步标准:我们甚至可以在一种理论受到检验之前就知道,它如果通过了某些检验就将比其他理论更好。
科学活动的最终任务和目标就在于构造一个公理化的演绎系统。
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而不是开始于观察。
一种理论对科学知识增长所能作出的最持久的贡献,就是它所提出的新问题。
客观或绝对真理的一大优点在于,它容许我们说——我们追求真理,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找得到;我们并没有真理的标准,却仍然可以把真理观念作为调节因素来指引我们。
证实主义者:一种信念只有能被证实,或者在概率上能够被确认,我们才应接受。
证伪主义者:我们永远不可能用确实的理由去证明一种理论为真的信念。但是与非理性主义者不同,证伪主义者相信,只要认识到科学的合理性并不在于它诉诸经验证据以支持其教条的习惯——占星术也是这样干的——而仅仅在于批判态度,当然也包括在各种论据中批判地利用经验证据的态度。我们所关心的并不在于确定科学理论是安全的、确定的或者或然的。既然知道难免有错误,我们关心的只是批判和检验理论,希望发现我们在哪里错了;关心的是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并且有幸的话得出更好的理论。
真理并不是科学唯一的目标
二二得四,正确无误,可就是太空泛也太陈腐,我要找到一条线索,通向还不了解的问题之路。
宁愿用大胆的猜想试图解决有趣的问题,即使(而且尤其是)它迅速被证明为虚假,而不喜欢重复一大堆无关的老生常谈。
凯恩斯的异议(这种证据究竟是在提出理论之前就是已知的,还是仅仅在这以后才知的,从而该理论取得预测地位,完全是历史偶然事件)忽视了这个十分重要的事实:只有通过理论我们才学会观察,就是说,提出引起观察及其解释的问题。
作者的论点:正是我们知识的增长,正是我们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选择理论的方式,使科学成为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