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俄罗斯,我却在代沟的夹缝中周旋

俄罗斯大美。

沃野千里的西伯利亚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贝加尔湖,美得摄人心魄,天上的仙境大抵不过如此。贝加尔湖的奥宏岛,悠闲而恬静的时光,荣获“诗和远方”的称号。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洋葱头教堂上金灿灿的阳光,普洒在广场大团大团中国游客的脸上。国王的出生洗礼、上任加冕和死亡祭奠的教堂,呈三角形状分布,10分钟的步行间距,逛完国王的一生。想象中庄严雄伟的红场,在现实眼中就是一根”短小精悍“的红肠。看过上海的人民广场,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走过故宫的太和殿,有了“刻骨铭心”的对比,才真切感受到中国景致的壮美。

圣彼得堡厚重的历史,惊艳绝伦的涅瓦河两岸,在众多欧洲国家中尤显出类拔萃。冬宫的藏画,夏宫的喷泉,叶宫的金碧辉煌,让我们一再流连忘返。


作为一名多年和驴友出国自由行的旅行爱好者,我首次独立完成大俄自由行攻略,带着妈妈,仗着我们母子的英语能力,怀揣着各自的专属情节,祖孙三人踏上了俄罗斯的大地。

短短20天,俄罗斯的大美大景,无法消除儿子和我老妈之间的思想碰撞。旅行时间紧凑,三个不同年代的思想激烈摩擦。隔代本就有代沟,何况是相差两代人的鸿沟,我在这两条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截然不同的巨大代沟里,直言不讳,却又“左右逢源”,还不得不“阳奉阴违”。

祖孙思维方式激烈碰撞

莫斯科很大,光机场就有5个。莫斯科复杂的地铁系统举世闻名,在莫斯科的日子里,我们出行全部依赖地铁。

为了锻炼儿子,我通常不出声,默默地观察儿子应对这些陌生场景。离我们民宿不远的地铁口维修,且无指示牌。少年是“百度”查找精神,自行寻找其他地铁入口,就在大街上左右张望时,捉急的老妈便指挥我儿子去向路人询问,见我们不理会,她便迫不及待地根据自己上海的生活经验去找入口。无奈,我们只能跟着老妈,结果走了一段弯路后折回原处。最终,依照少年的判断找到了地铁入口。我们开玩笑,老妈张口就问的习惯,就像拨打114电话。

进入地铁后,少年看着中俄对照的莫斯科地铁图,老妈又一次启动了“114”特质,拼命指挥我们向俄罗斯地铁警察询问站名。儿子观察一番,找到了匹配的俄罗斯名字。就在我努力辨别搭乘方向时,老妈的“114”特质再次发挥,儿子指出了对应的站台,进入车厢后,老妈不断询问少年:“对哇?方向对哇?再问问别人吧!” 我安慰老妈:“别担心,乘错了,大不了再坐回来”。当我们准确无误地达到了克林姆林宫站后,寻找对应出口时,老妈又催促我儿子去询问旁人。

旅程中,我耐着性子安慰老妈的同时,也在观察儿子的反应。几天后,老妈的“114”特质和急吼吼的行为,彻底激怒了“百度”少年。

古姆百货公司前,当老妈欲再次指挥少年时,他即刻回答:“那你自己去问呀!不要叫我去问呀!” 

老妈恼羞成怒:“我不会英语,不然我就自己去问了!你这么磨叽,直接问他人不就省事了吗?” 

 少年有些不耐烦地回答道:“我觉得不需要,我自己能搞定干嘛要去问别人呢?再说我们都没有走错路呀!”  老妈的脸面挂不住,转向我,欲得到我的支持。一向按照原则处理问题的我直接回答:“妈妈,他说得没错,你应该听他的。通常自由行的时候,首天衡量下来,我们大都会尊重最有能力的那位,这样意见能统一。” 我继续安慰道:"妈妈,每个人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同,你也可以试试他的方式,既然他的能力强,那就让他发挥作用吧!”

此话言罢,老妈极为不甘心,对着我们说:“我是老人,你们要尊重我,我把你们从小带大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啊!” 孩子一听,连忙转身再也不理睬外婆了! 这种行为在老人的眼里就是恶狠狠地“藐视”,愈加生气,加倍数落。

从小,就反感父母对我的控制,极其厌恶这种类似的话语,我对着老妈脱口而出:“你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就事论事,你干嘛要扯到尊重两字呢!我们没有不尊重你,只是对这件事情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已!” 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那晚,我们三人带着一天的疲惫,气呼呼地回民宿了!


中国家庭的普遍教育模式里,家长总是高举三张牌。

第一张地位牌:我是家长,你要听我的。

第二张伦理牌:我是老人,是长辈,你必须尊重我。

第三张苦情牌:我是多么的不容易...我含辛茹苦地把你带大...我为你做了这么多的牺牲......

这三张绝牌就如同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将亲子关系越咒越紧绷,直至崩裂。三张连环夺情牌,将曾经最无限依恋家长的孩子,生生地诅咒成眼中带血的仇人。

 中国千年以来的家族管理模式,形成一种对长者的绝对尊重和愚孝的思想。这种对权利至高无上的屈从,造成了国人千年的奴性思想。在家听父母的,在校听老师的,在单位听领导的。一个对万物充满好奇心的孩童,最终被家庭和社会塑造成:一个没有自己的思想,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的成年人。独立的人格全然消失,人云亦云,唯唯诺诺,思想被禁锢,社会再也无法得到创新和进步。

童年时,我饱受这种简单粗暴式教育,渴望父母对我尊重有爱的关心。成年后,目睹各种不恰当家庭教育下,孩子的成长变故,我经常反思中国的家庭教育。除了观察身边的实例,同时也翻阅了大量的教育和心理学书籍。

《卡尔维特的教育》中提到:沟通和理解是最重要的,家庭中对沟通技能,方法的掌握与学习,与孩子的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紧密相连。孩子在家庭中学会了与家庭成员的沟通技巧后,进入社会时,他也能很快地与他人沟通,最重要的是与他人的沟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能够理解他人是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素质。

对儿子,我向来是平等尊重。不触犯原则的情况下,都是有商有量的沟通。就事说事,有理说理,意见无法统一,那就协商,儿子就在这种轻松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自由旅行的方式,能将两人平时不容易发现的生活细节,在特定时段里集中爆发出来。那如何解决和处理这些激化的矛盾,这也是种能力,是需要学习、锻炼和成长。

对待孩子:共情、支持、代入、理解、和解

回到住处,大家各自洗漱完毕。我先去了儿子房间,和躺在床上休息的儿子聊起来:“今天很生气对哇?妈妈这几日都看在眼里,外婆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干扰你,这个做法是挺烦人的,而且最后那句话很过分的,我很讨厌这种类似的话!”(先共情---对事不对人的分析)

儿子顿时从床上坐直,愤愤地说:“就是就是!我跟她说了几次不要催我,但她还是要指挥我,我再也不要跟她出来玩了!烦得不得了,其他方面都是这样,好像我们必须要跟着她的节奏走似的。” (孩子一眼看出了老妈的问题点--无意识的控制欲望。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观察力相当敏锐,今后可以重点鼓励并发扬)

我哈哈大笑起来,翘起大拇指夸他:“你的观察和总结能力都是杠杠滴,妈妈是在成年以后才意识到外婆有这个特点,没想到你这么小就已经“觉悟”到了,孺子可教也!" 儿子不好意思“嘿嘿”笑了。(认同和支持)

“那接下来怎么办呢?你下次可以拒绝再和外婆一起旅游,这个是你的选择。但是这次呢?我们还有大半路程要走,难道就拒绝沟通吗?以后你还会和别人一起旅行的,求大同存小异,这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我们不如就把这次旅行当成你的练习--如何与节奏不同的人一起旅行,你觉得怎么样?” (提出问题-代入-提供方法)听罢此言,儿子悻悻然点点头无奈地说道:“好吧,那也只能这样了。我也真是搞不懂她,为何要那么急吼吼,有必要哇?”

原本打算5分钟谈话,我觉得有必要展开延伸讨论。索性坐在床边,看着儿子的眼睛,我慢慢地说:“这是一个好问题,外婆为何一贯”急吼吼”,除了她本身的性格,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她成长的年代。她这一代人出生于解放前后,多孩子家庭,又成长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年代,亦就是资源非常匮乏的年代。饭都吃不饱,你慢,就意味着别人把你的口粮吃掉。哪像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都是追在后面求你们吃饭呢!当年前苏联和中国的政治原因,全国老百姓都没有米饭吃,能吃到米糠已经是幸运的啦,各个都是处于半饥饿状态。生存的本能欲望,让他们的大脑一直处于这样的模式--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信息并迅速获得生存资源。这种思维模式早就渗入了她们这代人的血液里,就算现在物质如此丰富的年代,她们还是会条件反射做出外婆这样的举动。” 儿子看着我,长久不做声。(及时分析-解决困惑-拓展思维)

望着他些许理解的表情,我继续说道:“你知道为何要去不同地方旅行,就是多角度,多思维的看问题。为什么很多人无法沟通,因为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看对方。 我为何带你去北朝鲜,就是穿越到外婆生活的那个年代,什么都没有,连外宾都吃的那么寒酸,可想而知他们老百姓吃得是什么呢? 旅行不光是看风景,更是用实在的切身感受来帮助你换位思考,这才是旅行真正的目的,你明白了吗?” 他若有所思状,缓缓地点点头。(加强巩固新输入的思想理念)

恰时无痕的教育最有效,我顺势说道:“不要抱怨外婆,你今天能有这样的生活和教育条件,是妈妈提供给你这个平台。那么妈妈又如何有这个能力做到呢?是外公外婆提供了他们最好的平台给我,亦就是说每代人都是站在上代人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去年我们去了外公的祖居,乡下的一个小破房,你自己也亲眼见到了。太外公当年凭自己的本事在上海扎根生存下来,然后供外公学习深造,才有了外公这满身的学问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外公外婆培养我,我再培养你,这就是代代传承。不管长辈们再有什么不对,我们必须抱着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们,感恩他们对子女的付出。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儿子长叹一口气,说:“妈妈,我知道了!”(感恩教育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门学科)

接下来就是我惯用的一招,顺势总结:“这次旅行是和外婆有分歧,相同的情况也会发生你与别人之间。不管是旅行还是今后工作,有激烈冲突的时候,你可以朝对方生气,这是你的情绪;若你能做到不生气,那就是你的修养!解决分歧的能力才是最首要的!你的“百度”精神是一种方法, “114”精神也是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互相借鉴啊,你觉得呢?” 孩子点点头朝我笑笑,我起身,示意自己去看外婆了。(肯定对方-提供建议)

面对青春期孩子,在尊重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使用诱导+启发+建议+迂回等战略达到家长教育的目的。

对待长辈:孝而不顺,自下而上的劝解

当天发生问题当天解决,尤其是对待长辈。不然,发酵的情绪,会严重影响老人家的身心健康。

对待长辈,一定要掌握两个原则:哄+隔代亲。人到35岁后思想早已固化,而老人家的思想已经是骨灰级别,企图改变他们--那是妄想。哄:就是确定老人至高无上的地位;隔代亲:老人特别疼爱第三代。灵活利用这两点心理,老人家基本可以对事件做到一定的包容。

老妈躺在床上看似玩手机,实际在等着我的“汇报”。我叫她一声,顺势斜躺下来说:“妈,我刚才狠狠地说了他,说了很久!” 我将母子对话情景再现,伴随着“面露凶相”、“脸部狰狞”斥责孩子的表情,我边夸张地表演边捏造台词:“你怎么可以这么对外婆说话呢?你这种态度对她是超级不尊重......”(这种行为就是让老人有代入感,觉得自己的委屈得到了子女的重视,也得到了子女的保护。措辞越发激烈,老妈的心态会从初始的发泄满足感,到解气,慢慢转向心疼,情绪在微妙地转变着,毕竟这孩子是她亲手带过的第三代啊!)

老妈摘下眼镜,坐直了身体愤愤地说道:“我很气的,这小子他什么态度啊!我那么喜欢他......" 我静静听着,等待她情绪继续发泄。见她差不多消气了,我就将那段关于“急吼吼”行为的分析照搬给老妈听。老妈顿时感觉得到了理解和支持,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当年的艰辛;当我说到代代传承的那种关系时,老妈的眼睛发光,语调高昂:“是呀!  我们这么拼命,这么节约不就是为了你们下一代吗!......"(此处省略一千字) 我不做声,只是倾听并略略点头示意赞同。

获得认同感,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基本的欲望。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缺少意识、耐心和方法。

老妈多日沉积的情绪在这番言语中获得了化解,心情也平复了很多。我从家长的角度分析:“每个家长培养孩子,最终希望孩子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出来旅行就是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你可以全方位地观察他的综合能力:在陌生语言环境下和他人的沟通,他的胆识,他的判断能力......万一有不恰当的地方,我们家长以身示范,我们的人生经验可以成为孩子的一个参考依据。家长越是早了解自己的孩子,就会越早放手自己的孩子,最终是我们家长的自我放心”。(有理有据的分析--解除矛盾)

突出核心关注点--成长。将老妈与孩子原本的对立面,巧妙地转向孩子成长的各种表现。

我又从自由行角度跟她做了分析:自由行的优势在于随性和自由,同时存在很多不确定和不可控性。旅途中发生的任何事情,在以后的岁月里都会成为一种有趣的回忆,这就是自由行的魅力。对老妈来说,这是她人生中的首次自由行,那种不安全感会弥漫全身,“114”特质极度发挥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实例分析-帮助对方发现自己的无意识行为)

了解长辈的心理,他们被社会主流群体远离多年,原先强大的心态,逐渐萎缩成孩童的心理,对这个已经不熟悉的环境和社会,有种强烈的畏惧感,却又无法彻底接受这样的现实。加之,当前她又在陌生的国度里,缺乏安全感和原有的人生经验在旅行中相互交替呈现。

老妈不做声,我又把刚才对孩子“修养”这一番话转述给她。妈妈听完后说:“我有些累了,早点睡吧!” 我一阵窃喜,旅途的劳累,不动声色的观察和思考,在这一刻,脑海中紧绷的弦终于彻底地放松了!

掌握时机教会孩子尊重长辈

“摆平”了妈妈后,我整理下思路,又回到儿子房间。我对待妈妈的态度就是他拷贝的模板。儿子对长辈的“不耐烦”的态度,在我的教育字典里是不允许存在的。

儿子斜躺在床上看手机,见我进屋看着他,急忙又坐直,疲惫地问道:“妈妈,你还有什么事吗?” 我再次坐到床边,很认真地看着他说道:“你知道吗?刚才外婆由衷地夸奖你,她说没想到你会那么厉害!"(转述外婆的表扬,孩子原先抵触她的心门就很容易打开,为后续的内容作了铺垫)他如释重负地应了我:"哦!" 我摸摸儿子的肩膀(肢体亲密--拉近心的距离)继续说道:“你知道外婆这样年龄的人群,她们是无法接受孙辈的指责。她们的心态是比较能接受子女的意见,因为子女已经是社会人,而孙辈还未成年。但是你在这次旅途中的各种表现,是让外婆见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你,可是她潜意识里无法同步--把你当一个有思想的成年人来看。所以你可不可换个方式,让外婆对你更多的认可,这样她对你的意见接受度就会更高?!”(直接点明原因--解释--建议沟通的方法--交付行动权)

儿子听罢点点头,我看着他的眼睛继续说道:“若你对外婆的某些行为特别不满意,就跟我说,知道吗!告诉妈妈,千万不要去指责外婆!要知道她是我的妈妈,我要保护她的。幼年孩子在父母的保护下才能健康成长,同样,成年子女其中的职责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老了,孩子和老人都是弱势群体。如果别人一直在指责你的妈妈,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听到这里,儿子再次点点头......(提供情绪发泄通道-阐明立场-角色代入)

望着儿子的眼睛,我知道这堂课该结束了,至于效果如何就等它自行发酵吧!

教育,贵在品德的培养。古往今来,纵观东西方,只有一个人的品性才会支撑他走得最远。教育,重在无痕,孩子没有排斥心,吸收力快,且接受度会特别高。


随后的旅途中,孩子会优先告知老妈他的各种方法,而老妈的“114”特质也少了很多,小纷争被各自的建议取代。少年的强大辨路能力、俄罗斯的打车软件灵活善用、各种景点场馆的自来熟、及时的翻译、对身边事物的判断依据分析......让老妈越来越折服。

她几次感叹对少年说道:“你好像生活在俄罗斯似的,什么都了如指掌,除了不会说俄语!” 我顺势问老妈:“以后他出去留学,你放心了吧!” 老妈点点头,最后来了句神补刀:“脾气再好点,那就更好了!” 我和儿子相视而笑达成共识:长辈的面子还是要给的。(适度的退让--双方的平和)

人生就是一个旅程,祖孙三人都是旅伴,相伴的时间都有期限。

我与孩子的相伴进入倒计时,不远的将来,我站在月台上,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踏上他自己的人生旅程。

我与老妈,进入岁月倒计时,未来,我会在列车的窗台上,回忆我们曾经的相伴时光。

人生终究是相聚一场然后分离,时光短暂,岁月有限。留下的却是我们彼此的爱和心中美好的回忆。

-全文完-

(完成胜于完美,感谢小青的校对,让我的文章趋于完美)

俄罗斯旅游文章系列

《我在贝加尔湖的日落里》

《贝加尔湖的恬静时光》

《莫斯科地下铁邂逅“艳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393评论 5 46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90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391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03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13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03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07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00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56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74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84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69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99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68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4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其实领导不在的日子,也没逍遥到哪儿去。勤劳的大金牛都不敢提前下班的。 圣诞过去了,还有几天就是元旦了,双蛋节真的很...
    释放自我阅读 290评论 0 1
  • 总说,要跟随自己的内心。 但我可以保证,跟随自己的内心,不一定就能得到期待中的快乐和幸福。 比如我们跟随自己的内心...
    王剽悍阅读 682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