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2日 星期五 雨9℃-13℃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一
春眠不觉晓,五点晨起看书。六点半撑着伞冒着小雨在小区快步走。
偶尔白雨如珠,落入地面溅起水花。白玉兰已经长满了嫩绿的叶芽,紫玉兰还在雨水中坚强挺立。红色的茶花经一夜风吹雨打,凋落的不算太多,退了色还在枝头傲立!红叶石楠火红热烈,红花继木含蓄深沉,九里香和女贞那片新绿实在让人看着激动。倒春寒中自由一派生机!
总是被花花草草吸引,停下拍一拍发个朋友圈。
我就是这样一个自娱自乐的人。不善于在人群中周旋,一个人呆着。花也好看,草也宜人。偶尔买个菜,随随便便一做算是我对家人的心意。吃了早餐,买菜回家,洗好做上。想着今晚的直播课,心事就上来了。
课件不能播放动画设置,为老师们思考方便,我得修改。最重要的问题是,文字稿和课件都是上周在没有老师案例的基础上做的。周四才批阅完老师们的案例,什么时候呈现案例、如何呈现老师们的案例,是呈现优秀案例还是问题案例,成了我纠结的内容。
可是,不知道是受凉了还是其他毛病,整个人一下就蔫了。坐不住,躺下。吃了中饭继续躺。躺到不能再躺了:很快要直播了,课堂内容都没熟悉一下呢!
二
再难总是要过的。
提前五分钟打开直播,却意外中断!还好有前几次的断播经历,我和大部分老师都不再手忙脚乱了。
开始上课,顺着课件思路讲下去,倒不会偏离中心的。明显感到自己的记忆力不行,没有自由发挥和阐述了。思想局限在课件上,原本给学生试播针对学生回答灵活应付的那份自如不见了。
老师们回答问题的刷屏我很难跟上。内心里告诉自己:冷静,要坚持,要互动,要针对回答作出回应!
这样一来,注意力在课堂内容和应对师生互动上。把答应那些喜欢文字交流的老师在课堂尽力把问题用文字输入的话忘到了九霄云外。只有在案例呈现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讲完了两套大纲与教材和课外阅读的辨析,临时决定呈现问题案例让老师们一起分析,然后加入同学科优秀案例进行对比,这样反而加深了老师们的理解。原本准备只呈现优秀案例的方案作了变化,自己很想下课了,就答应老师们优秀案例课后共享。
自以为这样课堂完成了。一点ppt,哇,还有关于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的知识点!坚持吧,讲几分钟总好了!
老师们的不随意案例很有意思:班中有个学生叫马乙四,一次愉快的旅行,大妈们的广场舞,电视里的广告。是啊,这些都是激发我们特别情绪的记忆,所以我们很难忘记。而我在这一刻,人也感觉特别轻松。好朋友后来告诉我,你呀上课还不断摸头发。是不是在这一刻我小动作特多呢?哈哈,反正我想,老师们看回放总不会老盯着我,他们是学习知识的,盯着ppt才是正常的!
讲完理论,想下课了。又想到这一内容也有案例要辨析分享,于是赶紧告诉老师们,太累了就去休息,留下的我讲几分钟,课后群里都会有案例共享。
同时,我也告诉老师们,因为学科知识有限,有些案例我一时无法判定,就暂时没有列入优秀案例。比如苗老师的高二计算机课,我是真的看不懂,很抱歉。但是她/他提供的不随意识记的案例是值得商榷的。
我想,课堂需要一份坦诚吧。共同学习的群体中。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才好!
三
终于真正下课了,感觉时间好漫长啊!我以为有两个半小时,看回访是2小时09分!
同伴说,今天打开视频就看你气色不对,没有上次饱满!是的,真的是很遗憾啊。我自己也特别想给大家留下好印象的呢!
老师们说些感谢的话。看他们能为学习坚持到最后,我还是挺感动的。要不为什么我还能如此坚持,不都是因为背后有他们的支持与肯定鞭策着吗?!
课后,有老师提起来说,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不会那么绝对分开的,对不同的学生可能是不一样的。是的,我在备课的时候也发现,分开讲述的时候,我们是要划定一个概念界限的,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面对同一知识点,不同的人的识记方式是不一样的,有人需要随意识记,有人可以不随意识记,这取决于个人知识经验和当时的情境中的情绪状态。也就是说,对同一资料的识记方式,每个人使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个是老师不能完全把控的。但是老师可以有目的地开展阅读、游戏、操作等等活动,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不随意识记的可能性,这样才会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程新梅老师微信上说:
通过今晚的学习,明确了第一套大纲和第二套大纲的关系。第一套是基本知识技能,基础知识方法,第二套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第一套而进行的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课外阅读,是(最好)在学生学习第一套之前进行的,更多的是帮助学困生的,让学生在阅读时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激发起对第一套知识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上通过对第一套的学习解决阅读第二套时的问题和疑问。第一套和第二套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而我以前认为第二套是对第一套的超越,是学习完第一套后进行的课外阅读,是对第一套的延续与拓展、超越。
他们有收获,我何又尝不是!
课堂上,我突然想到了一些老师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而不自觉;想到公开课的时候,一些老师甚至包括曾经的我,将推荐课外书目作为课堂最后的环节,其目的只是想展示课堂的所谓延展和深度;想到自己曾经深切感觉到“优秀学生不是我教出来的”;想到很多时候劝学生多读多写,可是学生并未提高语文水平的困惑……而在授课的过程中我都一一明白了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
教真的是学习的最好方式!
还有,在提供课程案例的时候,我手头只有语文课程案例,在群里向老师们求助,希望得到其他学科课程案例。龚保全老师马上发了全景式数学课程的链接,那确实开了我的眼界。见过这些认真勤勉无私奉献的人,我真不必再纠结生活中遇到的小人小事啊,这叫“曾经沧海难为水”。
因此,这一切的过程,我得感谢这个学习群体!也感谢我身边一直帮助我的几个人!是这一群人让我借此机会深入思考、学习成长!
完成了第二次任务,第三次的内容还毫无头绪,内心是非常焦虑。这样的日子我要过到六月中旬吧!不过我还是挺乐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