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有事出门一趟,九点多老爸打开了电脑,不一会唉声不断。等我忙完,在回家路上一看朋友圈,股市再次熔断了。
朋友圈出动不少有才华的人:“证券公司上班的朋友真是爽啊,以前叫上班,现在叫上钟。”“上班一小时就下班了。”也有一些推送借着股市的暴跌说出这么一句感人肺腑的话“股市跌得再惨,我们还有选择何种人生的自由。”也有一些创业公司借机推出“炒股对不起自己?还是来我司上班吧”招纳贤士,更有一些朋友圈卖首饰珠宝的人说“一早股市跌停了。哈哈哈 来买红色的珠宝!!!去旺一旺你的股市。”为他(她)们机智点赞的同时,我也打开了百度。
熔断,是指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百度上很及时地出现并更新了“熔断机制”这个名词。2016年1月4日,A股遇到史上首次“熔断”。早盘,两市双双低开,随后沪指一度跳水大跌,跌破3500点与3400点,各大板块纷纷下挫。午后,沪深300指数在开盘之后继续下跌,并与13点13分超过5%,引发熔断,三家交易所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之后,沪深300指数继续下跌,并与13点34分触及7%的关口,三个交易所暂停交易至收市。
2016年1月7日,早盘9点4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5%,再度触发熔断线,两市将在9点57分恢复交易。开盘后,沪深300指数再度向下,最大跌幅7.21%,二度熔断触及阈值。这是2016年以来的第二次提前收盘。
这些在我看来,并不意外。没错,我爸和千千万万的股民一样,热衷于炒股。在一线的城市,拿着微薄的工资,要养家糊口,委实不易。炒炒股,补贴家用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我知道其实我爸的投资不算很多,但是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开支。他有时并没有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他没想过事情不会总是那么顺利的。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我对风险投资了解虽少,但也知道多少股民被背后不知名的庄家所“鱼肉”,当菜市场的大妈也开始谈起股票,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渐渐地自己也慢慢懂得了“天下不会掉馅饼”,想要的就要自己努力去争取,通过自己双手得来的东西总是特别踏实的。不再相信不劳而获。
同样,股市在我看来,也一样,暴跌和暴涨的背后,网上有一堆“阴谋论”,那些阴谋论真真假假,又岂是我们这等常人能真懂?不过都利用股民对金钱的欲望,再把它无限放大,股民总是愿意“上钩”。暴涨的时候,人们总不舍得离开,总会想着“再等等,说不定这股票能再升几天。”等牛股开始跌下来时,又想着“再等等,说不定过几天又再升回来。”等暴跌的时候,想着“过几天可能会翻盘,赔了那么多,走了实在太亏。”
说实话,在世界上存活了那么长时间,我们都听了不少大道理,都懂这些道理,可是却没有真得“悟”出来,做到的人又真得有几个?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总会深陷其中,旁人说再多道理,并没多大效果。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曾经劝过我爸,投资可以,但要适度。也不要多管闲事,帮别人介绍哪只股票。人家赚了,会口头感激你几句,赔了的时候,第一个想到就是找你算账,背地里骂死你。何必吃力不讨好,还惹一身腥?人家赚了也不会分你一半,赔了就会怨恨你,人性一向如此。我爸总会毫不在意地说“小孩子懂什么东西。我自有分寸。”我爸这种性格,没办法,也改不了,所以他大半辈子吃了不少亏。前段时间,我爸知道我自己也有存一些钱,那段时间股市还是可以的,他居然叫我把存的钱交给他,炒股票,利滚利。我想也没想,果断拒绝了。不是不信任老爸,而是我并不喜欢这种投资方式,给人一种不现实的感觉,就像“别人给你挖了一个坑,你还要硬往下跳。”我个人也有做一些其他投资,每年存一点钱,到期会有一定的利率,连本带利返还钱给你那种低风险投资,年利率不会很高,但是会比存银行的定期高。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本来就没有多少资本,何必把它折腾到一无所有。
在我肤浅的认知当中,炒股和传销差不多,就像给人洗脑一样,一味吹捧你能通过它们一夜暴富,你不必付出很多,命运也会垂青你们。很喜欢一篇文章的几句话。
1、要投资的时候多想想挣钱的艰辛。
2、年收益率超过10%的多半是骗局。
也借以提醒自己,在金钱上,不要总贪心去得到一些多出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老话总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有多少人把它放在心上?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