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蒋老师不仅为这次诵读比赛准备了丰厚的奖品,还把下午第一节安全课也给了我们,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两节课时间,那应该是很充裕了。
中午蒋老师还留了七八个学生在教室里做准备。他们用彩笔用心地在黑板上勾画出五颜六色的图案,花边,还写了艺术字,实在是精益求精,等我把用整个上午准备的PPT打开,整个教室蓬荜生辉,居然有了节日的氛围。
午睡后,学生陆陆续续地回到教室,教室里的氛围让他们不由地紧张起来,教室里又热火朝天地读起来,讨论起来,简直人声鼎沸,比菜市场还热闹。
主持人赵滟鑫和施涵睿大大方方地走上讲台,宣布绵阳市实验中学初一、二班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共有十个小组,除李浩铮宇和罗子洋没有参加,张露文不在场外,其余学生都参与其中,十个组长,两个人主持,两人记分,六人评委,上一组参加,下一组候场,头两个节目演出时,教室里还有点凌乱,有两个组表演的时候有点笑场外,总的来说十个节目非常连贯,大家精神饱满,认真对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有这两组,赵滟鑫组朗诵的古诗四首情真意切,相当有意境,他们落落大方,感情充沛,一直在负责录像的班主任蒋老师提议大家再次为他们鼓掌。刘炅丹组的《春江花月夜》也把我惊到了,那首诗实在太长了,他们信心不足打算换《水调歌头》,我鼓励他们就朗诵这首,但又很为他们担心。没想到除最后一个朗诵者因为太过紧张出现了冷场外,其余五个人简直一气呵成,真是太棒了,好可爱的孩子!
这次朗诵会,我看到了学生的巨大潜力,开学一个多月,即将迎来第一次月考,各个班级都在摸底考试,办公室里大家都忙着阅卷,谈话。而我却忙着搞朗诵活动,在老师们看来,这是否不务正业,过于奇葩呢?
这个班我打算除了参与学校的测试外,自己不搞任何形式的测试。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这样的考试,除了劳命伤财,自我安慰以外,真的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考一次试至少要花两节课,评卷子至少再花两节,老师还要辛辛苦苦阅卷,但是,即便如此,师生又能收获什么呢?知识?能力?
在过去的几年,我教2017级的时候,我是不敢贸然尝试的,因为那时候的我没有信心,只好用反复考试来安慰自己。教2021级,我也不敢这样做,因为刚刚加入名校,我有顾虑,不敢自作主张。
但是现在,以我的经验,这样一考一评,特别是在我这个学生信心严重不足的B类班级,收效微乎其微,得不偿失。甚至会因此打击很多学生的积极性,有这么多时间让学生阅读,难道不香吗?
何况还有班主任蒋老师的支持呢!
要问我该怎样去抓这一届学生的成绩,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坚定不移地抓课堂,抓读写,树立信心,培养习惯,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敢于展示自己,那么就一一
搞活动!搞活动!搞活动!
这一次活动的成功,让我看到了这个班的潜力,我在想,读了《朝花夕拾》,是否要搞一个研讨会,读了《西游记》,是否要搞一个短剧串串烧?我每周布置的诵读可不可以是《西游记》片断呢?昨天晚上何家臣发来了《春江花月夜》的视频,这个小伙子流利的背诵简直让我惊呆了。想当年我背这首诗费了不少周折,这个学生简直太聪明了!要不要把《蜀道难》也印一下,布置给学有余力的同学?班上有一部分学生相当优秀,在背诵完课内的诗词后,可不可以背唐诗宋词呢?
昨天晚上新网师初中语文新教学小组商量作业时,定于下周星期二晚上7点钟再讨论一次,我说那时我正在办公室候课。组织活动的余勇老师担心地问,你在办公室方便吗?
他说,他加入新网师,是对校长同事保密的,因为如果公开,带来的不是鼓励、尊重、理解。而是嘲讽、诋毁、不解,他叮嘱我要保护好自己。
这一说不打紧,在小组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原来大家都是如同地下工作一般加入新网师的。而加入的目的无非是成长自己,开阔视野,让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强,更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而我这个半路出家,即将走到职业生涯尽头的语文老师,正是抱着成长的目的而来,因为我肩负着家长学生和搭班班主任的期待啊!
余勇老师饱含深情:“我们这些人在学校是普通的,但是我敢说,这些人是中国教育的良心。目前中国有多少孩子自杀,抑郁啊?教师不成长行吗?我们这些人肯定会有人走出来,在教育上大有作为的!”
教师不成长,行吗?但是为什么愿意成长的老师总是会受到打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