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个月左右能独走。
运动的发育
1.抬头: 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时抬头较稳;四个月时抬头很稳。
2.坐: 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时能坐稳。
3.翻身: 7个月时能有意识地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然后从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
4.爬: 应从3-4个月时开始训练,8-9个月可以用双上肢向前爬。
5.站、走、跳: 11个月时可以独自站立片刻;15个月可以独自走稳;24个月可以双足并跳;30个月会独足跳。
语言的发育
语言的发育与大脑、咽喉部肌肉的正常发育及听觉的完善有关。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3个阶段。新生儿已会哭叫,3-4个月咿呀发音;6月龄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12月龄时能说简单的单词,例如「再见」、「没了」,18月龄时能用15-20个字,指出并说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24月龄时能指出简单的人、物名和图片,而到3岁时能说有2-3个字组成的短句;4岁时能讲诉简单的故事情节。
语言发育的诊断标准
现在父母都相当重视孩子的语言发展,偏偏说话这件事不像动作一样「七坐八爬」有个脉络可循,你要孩子叫爸爸妈妈,他偏偏就是看心情或顾着玩不理你。
幼儿语言的临床医学简单评断标准是一岁半要会说五个单字,但其实这个标准很容易被长辈们推翻,最常听到的就是「我儿子还不是三岁多才会讲话、叫爸爸妈妈,现在不也都讲得很好!」
比「说」更重要的是手势的发展
的确,孩子有没有语言发展问题,其实不该只依照孩子会不会「说」这件事来看,临床上更常观察的是孩子的比手画脚能力好不好,也就是手势的发展(Gesture Development)。研究发现,有特定型语言障碍或自闭症的孩子,其手势的发展从小也不好,慢说话的孩子或高危险的孩子(如早产儿)他们的语言出来时间虽然比较慢,但手势发展却是正常的。
宝宝大约在10个月左右就会开始出现简单的手势,10-13个月该发展出的手势包括:「拍手」、「指」、「给」、「展示」(例如拿饼干show给妈妈看)….等手势,同时会伴随着一些语言前期的行为,例如孩子与大人的眼神接触(eye contact)、能跟随大人的眼神或手势看到大人要他注意的东西的共同注意力(jointattention)、有来有往的互动模式(turn-taking)。
手势加上这些行为都是口语能力发展上相当重要的能力,1岁过后手势发展会越来越复杂,孩子会用手势来补足说的不足,例如比出「没有了」的手势、或作出要打电话的动作等等。所以经常有一两岁的爸妈在网络上问我孩子的语言到底有没有慢,我都会请他们观察孩子的手势发展,如果表情手势发展也不多,那么就建议尽早接受语言治疗师的评估了。
另一方面,可以逆向思考,是不是刺激手势发展有助于口语能力的发展呢?答案是肯定的,研究发现,手势的发展,或更贴切的是肢体语言的发展,不但有利于口语的出现,也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完整,语法的正确性。
想要加强孩子的语言发展,你可以这么做:
1.和孩子互动时,要有丰富的肢体语言
通过简单的手势和宝宝互动,可以帮助宝宝在语言的发展上打好基础,而且不会影响到宝宝说话的动机。宝宝通过观察父母的手势沟通,进而模仿,学会这些沟通性的肢体动作。在和宝宝互动时必须要用夸大的音调、简短的句子或词汇、生动的表情、增加音调的变化。坚定的口吻、重复性的描述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促进对动作和语言的结合。当宝宝高举双手要抱抱时,可以说「你要爸爸抱抱吗?」;当宝宝指着瓶子要喝水时,可以说「瓶子,喝水水」,引导孩子在语言和动作的连接。
2.及早教导孩子简单的肢体语言
孩子坐得很稳之后就可以教导孩子做出一些简单的手势了,例如拍手、掰掰……等,研究显示,在宝宝十四个月大手势动作越多,在学龄阶段的语言能力也会越强,词汇也比较多。手势不仅有助于未来的语言发展,更对孩子的情绪发展相当有帮助,因为一岁左右的孩子常哭闹的原因之一就是「有话说不出呀!」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外会流行宝宝手语了。
3.配合音乐、结合动作更能刺激语言发展
孩子对于有节奏、有情绪的语言都会学得特别快,这也就是为什么爸妈总是觉得孩子学情绪语助词总是特别快,所以带着孩子唱儿歌,搭配简单的动作,像「小星星」这首国民儿歌搭配手指头的动作,甚至在帮孩子洗澡时也可以将儿歌歌词改编成你正在洗的动作,例如用「泥娃娃」的歌配上洗脸脸、洗鼻子……的词等。
蜜糖罐育儿Q&A
Q:请问两岁了还不说话正常吗?
【蜜糖罐的回复】
每个孩子语言发展的速度略有不同,虽然如此,但仍有一些重要的参考界标,来订定是否有可能语言发展迟缓:
至两岁仍无任何语汇出现。
至三岁仍无任何句子出现。
三岁以后说话模糊不清难以理解。
五岁以后,句子仍常有错误。
越长大越不说话。遇到这些状况时,最好早日寻找专家协助诊断和订定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