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比喻言出必行。形容取信于民的重要性。亦作“一言为重,百金为轻”。
【出处】宋·王安石《临川集·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成语故事
北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力主变法,大力推行新政,但由于触动特权阶层的利益,遭到了当时的顽固派和理学家对他的百般攻击和污蔑,指责他“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王安石便写了一首题为《商鞅》的七言诗辩驳。诗中写道: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自古以来统治人民在于信诚,一言为重百金为轻立法严明。现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诋毁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坚决施行。)
诗中所说的便是商鞅在秦国帮助秦孝公变法的事情。
商鞅,战国时期的著名改革家。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新法公布时,为了让人们相信秦朝的改革措施,商鞅下令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柱,声明谁能把柱子从南门搬到北门,赏十金。人们都将信将疑,没有人敢搬;后来商鞅又宣布:能搬者,赏五十金。终于有个人把大木柱搬到了北门,商鞅果然赏给他五十金。经此事后,百姓们都相信商鞅推行新法言出必行,秦国遂政行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