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不读诗了。上师范那会儿,我喜欢读诗,还尝试着写诗。后来,我认为诗这种文学形式可以表达很明确的爱、思念、喜欢等感情,却很难表达我们这一代复杂的感情:爱的不纯粹、希望、失望、承受重压、痛苦挣扎……在物质满足的今天,我们反而比我们的前辈活得更沉重。有时候,这种沉重甚至说不清因何而起,也无从下手消除。有些朦胧诗也旨在抒发内心的压抑痛苦,读起来又过于晦涩费解。于是,我曾怀疑,诗怕是要真的退出文学领域了。直到余秀华横空出世,以神来之笔把自己、把当代人复杂的感情喷薄而出,我才知道,原来是我低估了诗。
最早听说余秀华,缘起那首颇有争议的《跨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名字就惊世骇俗。我从小习读古诗词,接受不了这种太直白的表达。我误以为余秀华就是打着脑瘫诗人的噱头博同情,和某些恶劣的下半身作家没有不同,因此不读她的诗。
偶然在一个公众号上无意读到一首她写的诗,怦然心动,她把一个女人在爱情面前的卑微、小心翼翼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在爱情面前,我们是那么卑微,那么小心翼翼地爱着。我们明知不是对方的白月光,依然悄悄地爱着,给自己一丝希望,就怕给对方发现了,一句“死心吧”或“对不起”都是灭顶之灾。
余秀华笔下的爱情让人着迷,即使无望的、永不可得的爱也让人死心塌地。“你背来茶叶\我必将牵马相迎\你持刀来劫\我已放下吊桥\城墙煮酒\谁也挡不了我要这一败涂地,死无葬身地/谁也挡不了我舍这一城繁华,做你袍下影——前尘如云烟,聚散在这中山桥的上空。”我爱你,你也爱我,固然最好。我爱你,你不爱我,你就是我不愿躲的生死劫。我别无选择,缴械投降,舍弃一切繁华爱你。“寻你/击水三千/掘土三尺”,对爱的执着、热烈撼动人心。
她的诗还蕴含着对生活、对生命的探索、思考,颇有理性,金句频出。“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我羞于启齿:我真的对他们爱得不够。”即使已经伤痕累累,我们依然真诚地爱着️世界,爱着生活,依然觉得自己付出得不够。“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读到这句,我想起王阳明的“我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是的,生活充满了荒谬,但我们的灵魂足够勇敢、足够正直,一切荒谬都动摇不了她,她会永远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行。“谁不是窃取生活的人呢?谁又不是被生活所劫?”谁不想做生活的主人,哪怕是窃,也要窃一份理想的样子。可是,现实无奈,我们都被生活所迫,为柴米油盐功名利禄奔波劳碌。余秀华的诗就是这样直击灵魂。
她的诗时而如飞瀑湍流直抒胸臆,时而如泉咽石罅晦涩不明,独树一帜。她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一幅幅诗意的生活画面,把复杂的感情都隐藏在画中。“你背来茶叶\我必将牵马相迎\你持刀来劫\我已放下吊桥\城墙煮酒”,这几句非常有画面感,故事感。茶叶在古代是聘礼的一种,缔结婚约,男方请女方吃茶。意中人若背来茶叶,诗人将牵马相迎,若带来的是让人绝望的讯息,犹如持刀来劫,诗人也毫无抵抗力,只会放下吊桥城墙煮酒。寥寥几句把对爱的热烈追求,对爱的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诗人用琐碎的生活细节,表现一个女人为了配上爱情的美好,认真生活,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虽然她还不敢确定能否握住这份美好,真正走到春天的路上。余秀华的诗里也不乏 “寻你/击水三千/掘土三尺”,“你举起刀子,我不躲闪” 这样直接肆意的表白。 余秀华的诗意象很独特。乌鸦、稗子、稻子、盐、废弃的矿场、荒草间的马骨等少有诗人写的意象,都出现在她的诗里,让人耳目一新。我们常见的事物也被她以全新的组合赋予全新的感情,给读者很强的冲击力。雪在很多诗人的笔下飘飘洒洒,有的圣洁,有的粉饰太平。在余秀华笔下,梦到的八千里雪,都是虚张声势的爱情,原以为会铺天盖地,其实还遮不住荒草间的马骨,这爱情还不够坚定,你不会为我停留。白月光,往往是我们心中至爱至纯的一个象征。在余秀华的笔下,白月光比雨更狂暴,打下来,锤下来,是杀人的月光。罪行无处隐藏。白月光是深爱的人举起的刀子,我不闪躲,勇敢地把这尘世的爱呈现,哪怕被一寸一寸凌迟处死。因为她的意象很独特,所以有些诗作,有些诗句比较费解,人人都有不同理解。
她的联想、想象丰富、大胆,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交叉混合,给人奇幻的感觉。“身体里住着火车”,“雪从一个人的骨头往里落”,很多痛苦、酸楚、胆怯、希望与绝望就这样打动了我们。
生活给予她的痛苦折磨,被她升华成笔尖的花朵。她确实是“泥里生活,云上作诗”,可钦可敬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