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朋友A,女,今年27周岁了,单亲家庭,父母在高考结束的第二天办了离婚手续,至今10+年了。A最近忙着码字,加上业余兴趣活动比较多,和妈妈联系自然就少了,A母对此很不满,电话里语气阴阳怪气,情绪很重。
A还无奈地吐槽,“我妈还有个特点,如果我去外地开会,她会要我领导、朋友、同行同事的电话,会给他们打电话。我25岁那年,有一次,我跟前男友出去吃饭,手机没电了,没接到她的电话,结果她把我朋友和前男友的手机都打爆了,等我给手机充上电,手机显示几百条未接来电。”
故事二
亲戚B,男,今年29岁,家里三个孩子中排行最小,也是家里的独苗。现在在县城工作,刚谈了一个女朋友。B的大姐对家里大事小情都插手过问,B的婚姻问题她也不放过。B之前一直没遇到合意的女生,单身空窗时期,B大姐整日向母亲唠叨施压,希望母亲催促B赶紧找女朋友。B相亲过程中,更是一天好几个电话打给母亲探听事情进展并埋怨其中认为弟弟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就不跟B直接沟通。
故事三
闺蜜C,女,35岁,已婚生子,33岁单身时,她母亲整日催催催她嫁人,母亲的催促加上自觉年纪越来越大,仓促下结了婚,婚后遭遇丈夫性功能障碍且社交情商属于单细胞模式。C痛苦不堪,以前想找一个能在精神、现实生活中引领自己的人,现在不得不做一个整日为生活琐事操心且没有任何慰藉的人。
打着“爱”的名义,向自己之外的任何他人施加枷锁的行为,都是自我无能的表现。其一是具体边界认知不清的无能;其二是自我控制无能;其三是沟通无能。
A妈关心A不假,但已经超过了适度的边界。25岁的姑娘已经成年人了,25岁姑娘的妈妈更是一个成年人了,两个成年个体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独立且信任的。一顿饭的功夫联系不上就没有安全感地打爆A男友的电话,一个出差事件也要跟领导、朋友、同事核实,这不是妈妈对女儿的关爱,完全是妈妈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在作祟,害怕女儿受伤害,又不相信女儿对自己传递的信息。严重影响了女儿在领导、朋友和同事眼中的形象和自己与女儿的关系。她更不会自我反思去找到有效地与女儿沟通的方式方法。
更好的做法是:当不知女儿为何不主动常与自己联系时,理性地主动联系女儿,问清原因,给女儿足够的空间。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女儿身上,期待女儿时刻关注自己。当暂时联系不上女儿时,联系1~2个最熟悉女儿的人打听一下,确保没有意外情况,如果实在担心每隔一段时间,比如1小时,尝试跟女儿联系。取得联系后,与女儿形成一个约定,比如手机没电又不能及时充电前记得跟妈妈报备一声。
B的大姐看似关心B的婚姻大事,但已经关心过度。B的恋爱是B自己的事情,与大姐并没有直接关系。而且大姐沟通方式无效,不直接与B沟通,只是通过母亲施压,对于母亲的传话,B一直采取应付的态度,B大姐看到自己的施压没有成功转而继续向母亲唠叨施压,这种恶性循环只能另母亲夹在其中很痛苦,也会让B更加讨厌大姐,除此之外不会有其他效果。
其实B有B的问题,比如从小达到有些性格缺陷,不怎么与同龄异性接触,对他人、对事情追求完美,对他人有时过于挑剔,过于节省,不会打扮收拾自己。如果大姐能够直接与B沟通,给予合适的建议,激发B的求偶心,引导B学习一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对B在找对象和恋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但不干涉,也许B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合适满意的对象。
C妈也是如此。C的婚姻问题是她自己的事情,身为母亲,可以理解着急的心情,但不是更应该关注女儿过的是否开心快乐吗?可悲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结婚生孩子一辈子地过,别人家的孩子也是结婚生孩子地在过日子,自己的孩子也应该这样过,但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节奏,与其着急慌忙地闯进婚姻的围墙里痛苦过一辈子,不如静下心来好好修炼如何更好地立足社会开心生活的本事,那时候爱情与婚姻自然会不期而遇。
不懂得独立个体之间的边界,就会以“爱”之名捆绑他人,他人痛苦,自己也并不能从中得到满意。
不能好好控制自我言行的人,会把问题处理地越来越糟糕。
不知道有效沟通,会事倍功半。
这些无能都是自我认知与自我反思能力欠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