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和粽子同季,粽子吃好了,高考也考好了。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传出几篇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看了总是为作者的才华所折服。 想想自己那一年高考的语文成绩算得上很好,照说作文得分也应该不低,但是写了什么真的忘得一干二净。 还好现在是信息社会,网上一查发现那一年的题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当年居然还为这样的千古佳句写过命题作文,一时间我无法想象自己今天提笔还能写出怎样的感悟。
范仲淹是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气度和格局,非一般人所能及。 年少时读这样气势磅礴的文字是完全有必要的,至少可以领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寓意而发奋图强。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八十年代初的青少年们来讲反而更容易接受。 那个时候刚刚改革开放,物质还比较匮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生活的常态,无需刻意地保持。另外,整个社会风气非常积极向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喊出了一代人的心声。这一切都让“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多数人共同向往达成的境界,写到这里,我依稀记起中学老师讲解《岳阳楼记》时的慷慨激昂以及同学们青春洋溢的脸庞。 相信那一年的考场中,所有考生对这个命题都能够有感而发的吧。
时光荏苒,一晃就是近四十年,当年的莘莘学子正在老去,很多同学的孩子已经大学毕业,高考离他们都渐渐遥远了。 不知对于年轻一代来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有怎样的意义?在当今物质大大丰富起来的社会中,人们又如何看待“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不少父母最大的担心就是子女们不愿自立自强,而是在前辈温暖丰厚的羽翼下舒适地享受物质的满足,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珍惜上一代打下的扎实基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建造崭新的世界。不同时代的人们可能对“忧”和“乐”存在不同理解,但无论如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能够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而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人到壮年,随着阅历和经验的增加, 慢慢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远不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寓意所能涵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作为一个人来讲,我们在世间的感受都会稍纵即逝,无论”忧“还是”乐“, 抽身一看都只是一种情绪,我们能够经验它或享受它, 但是不能让它成为我们的主宰。 因此,“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以理解为忘记自己的“忧”与“乐”,运用智慧行走于天地之间。
忽然很好奇三十七年之前自己到底写了些什么,在过去的这段岁月里改变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