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加完班回到家,句句和茁茁正在泡脚,说还给我留了半锅水,嘱咐我先吃饭再泡脚。句句抱歉的说,豆角不是很好吃,炒菜的时候把醋当成酱油了。我热了热吃,反而感觉大热天吃到“酸豆角”还很开胃呢,一边吃一边叫他“我觉得很好吃啊”,一会大半盘儿就进去了。吃完就一下跳进盆里,温热的水一会就把脚丫泡红,热量麻麻的传导到全身,微微的发汗。伸手摸摸脖子后面的皮肤,已经被汗水打湿,和头发黏在一起。甚至感觉头皮也有点出汗,全身是均匀的。但是这种感觉反而有点让人想逃避,是不是体内的湿气想逃避?就想起《千与千寻》里面给河神洗澡的段落,千寻给河神黝黑粘腻的身躯擦洗,河神一言不发,甚至有点微怒的表情。客人们和洗澡工也不敢出声,都提着一颗心。千寻不抬头,认准了就是各种擦洗、药浴,最后拽住一根绳子,才把污泥一下拆散。河神一笑,满屋的人也跟着欢呼起来。这一拽好过瘾啊,快感已经把痛感覆盖掉了!想到这里又抬头看了看表,还有五分钟,把脚又往水里伸了伸。
祛湿的第三天,明显能感觉手上的小水泡不那么痒了,有的还变小了。之前,每到春秋换季,它们就会冒出来。因为特别痒,我还一度怀疑是真菌引起的,看起来真像是脚气的某个远房亲戚!找西医化验过,说又不是真菌,就抹点皮肤病的药膏吧,虽然下次还是会再度无奈的冒出来。
大多数皮肤病其实是身体在排湿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任何事都是内因决定外因。皮肤病只是一个外在表现而已,起决定因素的是身体内部的大环境。这就好比一个水果从外表看可作只是有个小坑洞,但一旦切开了才发现里面的果肉几乎全都坏了。皮肤是身体上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泄器官,如果身体内部运行不通畅,最明显的表象就是皮肤出问题了。
中医里有一种说法,五脏分别主不同部位的皮肤,通过皮肤的变化,又能推断出哪些器官出了问题。
脸上长斑——肝
脸上长痘——心
皮肤松弛、干涩——脾胃
面部潮红,毛孔粗大——肺
皮肤无光泽——肾
所以很多反馈的帖子都说,排湿之后皮肤变好了。
皮肤是湿气的表象,而湿气是脾胃的表象
中医的逻辑就是那么神奇,身体像个小宇宙,与自然界这个大宇宙,互联互通又互为因果,构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而身体里的小宇宙里面,五脏对应五行又是阴阳相生的关系。
“脾为后天之本”,从阴阳五行上来看,脾属土,地球上的万物都生于土地,脾在人体中就像广阔的大地一样,能够承载万物,五脏六腑均以脾土为基础而生长。茁茁吃起肉来就没够,脾胃不好,就直接体现在经常因为消化不良导致发烧,又引起肺炎。而脾又是从食物中提取人体所需“精微”,从而使人体肌肉强健、正气充足,增强抗病能力。所以脾胃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身体免疫力的强弱,脾胃不好导致了免疫力低,而不是经常生病导致了“火总是往一个地方功”。很多“老话”还是过于笼统了,毕竟一句两句怎么能概括出来这个变化的状态和逻辑呢?也可能是因为这样,中医才屡遭诟病吧,其实本质上争论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事情。
这么想着,就越来越觉出这次祛湿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祛湿,就像一辆车、一台家电,买了三五年也该保养一下了,这次由“湿气”引起的重视,我们全家一起来次大保养,给身体来个大扫除。把身体里的毒,平时这些代谢不掉的淤积物——“风、寒、暑、湿、燥、火”,统统清理出去,重新达到身体的内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