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参与感才有认同感
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也会觉得有很多个精彩的瞬间,但是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在慢慢减淡,印象深刻的肯定是那些我们参与到其中并且有所收获的一些事情。就好比每次开组会,汇报大家近期的实验成果,因为每个人做的课题方向不一样,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都不相同,他在上面讲讲的很好、很流畅,但是我因为不懂、觉得跟自己的实验没有太大的关系,就不会认真去听,或者直接是左耳进右耳出的这种情况。但如果是其他人做的实验有一些跟我是类似的,实验有交叉,我就会很认真地去听他讲,看能不能给自己提供一点实验的思路,让自己的实验设计的更完善一些。所以说,你如果想让别人注意到你、进而了解你、认同你,你必须要让他参与进来,有直接的感触和体验,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正如富兰克林所说的:“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可能会记住;但让我参与其中,我机会理解了。”
二、错位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自己想要的或者以为的情况强加给别人,认为这也是别人想要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让我想起每次朋友来我这边的时候,我都会提前团购好吃的和电影票,这些都是我认为好吃和好看的,我直觉她肯定也喜欢看,因为我们是朋友,有很多相同的爱好。但是有一次,我带她去吃披萨,半路上看见一家涮串串的店,她特别想吃,但因为我已经订好地方,且认为披萨更好吃就打消了她的念头。那时没多想,我就是觉得我想让我最亲近的人去体验我认为最好吃最好玩的东西,我觉得我喜欢他们肯定也喜欢,从而忽略了他们的实际需要。再相似的两个人也有不同的爱好和观念,正如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有时候我们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要学会换位思考,更要加强沟通,真正了解对方的需求。
三、打破原则
反观自己,我是挺没原则的一个人,本来定的计划是今天写完论文的摘要和讨论部分,但是中间有个综艺想看、师妹挑起的话题自己很感兴趣就参与其中。。。这些外界的诱惑很多,加上自己特没有原则,一再打破自己的原则,导致每天的计划都不能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一个不特别重要,不能100%坚持自己原则的人是很难有大成就的,我觉得自己现在就很平庸,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这根我自身的性格有关,不想争不想抢,也不想为了目标付出100%的努力,更是坚持不了自己的原则,受不住外界的诱惑,一再破例。追其根本原因,也许是觉得这件事对我不是特别紧急、特别重要,没有紧迫感,就更谈不上全身心的投入了。这就需要我调整自己的心态,将事情进行分类,着手做紧急重要的事情,并且一定要坚守住原则能按时完成每天的原定计划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