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我们又将开始怀念他——王小波。在中国当代文坛中,有三个人是经常被怀念的:海子、顾城、王小波。
要想长时间地被人怀念,可并不容易,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因素:已故、有名、有才。
如果仅仅是有名,那被怀念的时间不会长,没几年,大家就会将其忘记,因为新的“小鲜肉”又冒出来了;如果仅仅是有才,也不行,那只能是小圈子的怀念,不能成为群体性事件。
王小波,是死后才声名鹊起的。
一
对王小波的死亡,其母宋华有详细描述:
原来小波10日下午去了他的住处,3点还去房管科交了费,6点钟时,有人看见他在楼下散步,10点钟的时候,邻居看见他的屋内还亮着灯。约11点半钟的时候,楼下的邻居听到他喊了两声,是非常痛苦的惨叫。11日早晨,邻居们互相交谈着小波的惨叫,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年轻的大汉,会在家里突遭不幸。又过了7个小时,到了下午3点左右,邻居们不见小波出来,意识到可能出了什么事。他们上楼去,推开门,看见小波已经倒在地上。他面顶南墙,身体弓着,已死去多时了。他走得太突然,后来经公安法医验定:心脏病发猝死。
王小波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任何人:妻子李银河在英国做访问学者。
过了很多年,人们或许想:倘若王小波没死,他的作品是否会被快速传播出去。
不可否认,王小波的死,催成了他的小说的快速出版,并广为传播。但是,如果他还活着,也依旧会成名的。因为,时代来了……
二
在王小波的追悼会上,一个作协的人都没来。因为,他是一个体制外的作家。可是,这个体制外的作家,成为了真正的人民作家。
为什么说时代来了呢?一本书想要出版,的确很费波折。举个例子吧,李承鹏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这本书甫一发行,洛阳纸贵,30万册很快销售一空。后来为什么没有再出版呢?其实出版社已经加印了,只是书还在印刷厂,就接到了“通知”。
虽然很难见到这本书了,但是里边的文章,在没成书之前,你是否就已经读过?在哪读的?在李承鹏的博客上。
像王小波的文字,你觉得“纸张”能够阻挡住他的流传吗?像作协里边的作家,你觉得“纸张”能够让他们流传吗?
看看我们周边,看看我们自己的手机,如果王小波开一个公众号,你觉得应该是多少万+?
三
王小波的伟大,在哪个方面呢?
《黄金时代》“敦伟大友谊”,我没有看懂;也没有看懂王二跟他舅舅,一系列“荒诞”故事。看懂了的,是这部作品:《2010》。
王小波没有活到2010,真正的2010也不是他描述的样子。但是未来,却很有可能是他描述的样子。相比于“数盲症”、老大哥荒唐的地位,我们更关心的是环境:
2010年我住在北戴河,住在一片柴油燃烧的烟云之下。冬天的太阳出来以后,我看到的是一片棕色的风景。这种风景你在照片和电视上都看不到,因为现在每一个镜头的前面都加了蓝色的滤光片。这是上级规定的。这种风景只能用肉眼看见。假如将来有一天,上级规定每个人都必须戴蓝色眼镜的话,就再没有人能看到这样的风景。天会像上个世纪一样的蓝。领导上很可能会做这样的规定,因为这样一来,困扰我们的污染问题就不存在了……
因为每人每天只有五公升的饮水,所以烧茶的开水都要大家平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想利用一下自来水——这种水是直接从河里抽上来的,没有经过处理——就算不能达到饮用的标准,能洗澡也成。有时候它是咸的,这不要紧,因为不管怎么说,它总比海水谈,甚至可以考虑用电渗析。有时含酸,有时含碱,这可以用碱或酸来中和。有时候水里含有大量的苯、废油,多到可以用离心机分离出来当燃料,有时候又什么都不含。有时它是红的,有时它是绿的,有时是黄的——水管里竟会流出屎汤子——这就要看上游的小工厂往河里倒什么了……
这个寓言,真的实现了。
四
如果没有骆家辉,你会知道PM2.5?可是当这个PM2.5刚出现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就是一个“滤光片”。
如果没有柴静,你会知道PM2.5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可是现在呢?你在网上还能找到《穹顶之下》否?
不可否认,政府已经对环保问题相当正视,甚至出台了“一票否决制”。可是,一旦到了地方,这一票否决真的管用吗?绝大多数,得让位于GDP。
与此同时,环境检查也总是运动式的。环保部来了,各个污染企业停产。我所在的城市,还动用了直升机上天“侦探”。可是等他们一走,一切照旧。
再这么一切照旧下去,我们就会生活在王小波所写的《201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