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流传这样一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听着有些夸张,深入调查,事实呈现。看来,无论是作业数量还是质量,家长是担忧,孩子是忽悠。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需要在布置作业和对作业的处理上狠下一番功夫。
一、如何精选作业
1 契合进度
给孩子们讲到什么地方,讲到什么样的程度和深度,就给孩子选择适合的作业,不要人为的拔高要求,给孩子人为的设置发展障碍!
2 适可而止
孩子每天在校时间和在家时间是固定的,在充分考虑孩子其他需求得到最大化得前提下,给孩子布置适量的作业,没必要面面俱到,今天可以是基础性的,明天可以是训练某一方面能力提升的,后天可以是孩子某个知识盲点的专一小测验……
3 分层进行
有些班级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呈现差异性,那我们更需要精选,适应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一刀切只会让善学的孩子们降低对作业的敏感度。
4 了解学情
做为教师,总想着给孩子布置作业了,心里踏实,其实最重要的是得让孩子心里踏实,根据班级孩子这一堂课或近段学科学习表现,再下手布置精致性的作业,如果孩子在某一次课堂尤其突出,当堂检测也相当不错,完全可以用“没有作业”作为奖励。当然,得让学生明白为什么!
5 适时调查
学生是写作业的主体,作业对他今后的学习是否有效?到底起到多大的效果?他们心里是最清楚的,隔断时间问问学生或做个问卷调查,这样也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一股脑布置了第几面到第几面的作业!
二、如何落实作业的二次纠错
1 作业批改
首先建议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全批全改,这样才可知道到底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章节掌握情况,同时辅以打分制、评语制或其他手段进行多样性评价,然后进行分类统计,知己知彼,方可有效进行后续追踪。
2 评讲策略
前期我们做了充分的铺垫性工作,就是为了作业的高效评讲。评讲前,表扬优秀,小组加分,展示亮点;敦促中等,提出希望,看见曙光;不良作业,私下沟通,保护成长。注重书写,布局合理。总之,以发扬先进,带动整体前进为基调。
双色笔使用,指导纠错方法和如何做笔记,最好形成学科固定的纠错模式,这样一但习惯养成,后续很轻松。
评讲结束,利用课代落实检查,不足的进行二次落实,其实到这个时候,真正需要二次的已在数量上缩小了很多。
3 变式练习
根据学生们作业中呈现的大面积错误或典型性错误,及时进行相关联的变式练习,可以口述,可以展板展示,可以学案形式……总的来说,以起到降低再次出现同类型的错误为目的,提升学生这一类试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的引领为导向,也就是不为错而讲解,不为会题而纠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惟愿点点星光,结伴前行,深邃而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