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对更文持续处于低迷状态,面对闺蜜的每日三问:更文了吗?学习了吗?看书了吗?感到异常反感,她仿佛像妈妈般啰嗦,不断严厉地督促着一个孩子成长。
如今和闺蜜一起挑战更文,与其说是陪她,还不如说是我想借此改变自己。能在她的监督下成长,我一直觉得很荣幸,但不知为何,近几日被她不断的炮轰,有点经受不住了。
以前我俩聊天都是生活、工作,现在更多是更文方面的,比如:今天打卡了吗?今天的文章写好了吗?我俩虽不攀比,但先完成的总会时刻提醒着未完成的一方,催促对方抓紧时间。有时和同事玩得正开心,闺蜜发来消息:“更文了吗?看书了吗?学习了吗?”这让懒散又不服管教的我对更文这件事情逐渐产生着抗拒心理。
久而久之,那种被老师管教的时刻仿佛又回来了,不断的被说教,限制着玩耍的时间,这也许也是多数人都不喜欢的方式。但只有不会合理规划自己时间的小朋友才会被管教,大人理应是自己能合理安排时间的,而且就算你安排不好,也没人会再管你。没想到我这个没用的大人,还得靠着闺蜜不断的鞭策,还不时会发些牢骚,怪罪她管我太严。
闺蜜也察觉到我的异样,1月13日早晨9点22分,她给我打了有史以来最独特的一次语音电话。那时的我还躺在被窝里,睡眼惺忪,而闺蜜已经踏上上班的路途,为了和我语音交流,她选择提前一站下车,以便有足够的时长。
她说:“我觉得你写文是有天赋的,只是有些不自信,而且不知为何,你现在对这个事情有点反感。”
我无话可说,听到她说我写文有天赋时,我只能傻笑着。闺蜜却说她不是故意安慰我才这样说,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接着,她分别从以下几点来证明这个观点:
一、从我自身分析
闺蜜:“从13年高中毕业后,你写过文吗?”
我:“写过日记形式的,总共不到5篇。”
闺蜜分析着:自从毕业后,你与写文就算告别了,至今已有7年的时间。在这7年里按照你的说法,那相当于一年还不到一篇。而如今,从报名开始,你已经持续更文一个月,在几乎没有输入的情况下。我看群里统计打卡任务的,差不多已经有1/10的人掉队了,而你依然在坚持,这说明你对这个事情是喜欢的,并且你已经很棒了!
二、用别人的事例来补充说明
(一)长期有输入的同事,对文字运用技巧不够,她觉得还不如我写的好,并且和同事本人论证过这个观点,本人确实也赞同,但这个带有很多主观意愿。
(二)她把我的《大山深处的暖意》、《与雪的爱恨情仇》发给另外长期写文的朋友,让朋友帮忙点评。朋友的反馈也不错,文字很有画面感,很温馨。
三、用自己对比再次阐述观点
每次更文结束,闺蜜说她都不会再回头去看文章,而我会反复去修改用词。我解释到:这点是因为我对文字的驾驭没她那么精准,所以总担心用词会出现重复啰嗦的情况。
闺蜜继续说着,好比她喜欢的拍照,她可以在一个地方等待半小时,只为画面中能出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对于写文,她却没法如此。相比之下,她认为我对更文是可以如此热爱的,只是现在的我将它看作一项任务,每天逼迫着自己完成,从根本上没有接受它。
亲爱的闺蜜,谢谢你这么振振有词的鼓励;谢谢你这么长时间对我的不放弃;谢谢你一直期待着我们可以一起变得更优秀。你说的以上论据或许无法让众人信服,但你本意也只是说给我听的,我能从那些话中感觉到你的良苦用心。
是啊,我长期处于舒适安逸的日子,长到我都快忘了努力奋斗是什么样;长到我自认为只是普通人,浑浑噩噩过一生就行;长到我从来没想过坚持一件事有多难,更没坚持做过一件事。
谢谢你,我的闺蜜。你带我看清了自己的现状,不惜帮我打破舒适区,领我走向更优秀的自己。此生有你,我之幸!
【无戒学堂日更第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