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一说到“创伤”,想到的都是最极端的创伤表现,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种临床疾病。但创伤并不限于显而易见的大事。创伤包括任何塑造了我们性格和行事方式的负面经历或遭遇。
“创伤化指的是创伤已经过去,但仍然像创伤还在发生一样来组织自己的生活——不变也不可变——因为遇到或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染上了过去的色彩。”
正是因为来自创伤的阻力,很多人在考虑或付诸行动之前就自己阻止了自己。我们往往没有去创造真正想要的人生,反而是围绕创伤建造人生。为了逃避过去的痛苦,我们创造出伪性格,而非我们想要的性格。
那些羞于挑战、出错、露怯的人,他们强撑着薄玻璃一样的外表,稍微体验到一点负面情绪就会破碎。他们 躲避失败,最后总有一天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自身能力的瓶颈,然后真正“失败”。大部分躲避失败的人达到能力瓶颈时都会经受创伤。
创伤的一大标志就是心态不再灵活,想法变得固执死板。在创伤状态下,你开始用非黑即白的思维看问题。你只关心事件本身,看不到别样的角度和情境。
这种思维会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即相信自己无法在特定领域发生改变、成长或发展。在这种观念下,你会认为自己的技能、性格和品性是“固定”的特质,是内在而不可改变的。
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一种由过去定义的生活方式。其反面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即相信人可以改变自己的特质与性格。成长型思维模式意味着你的生活是由未来定义的、聚焦于可变的事物。
当人们有了创伤经历时——哪怕只是小创伤,那一刻的情绪就足以为一个新的认知定式提供证明。
“我做不了这件事。
我配不上。
我永远过不上想要的生活。”
对创伤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研究表明,两者都会导致对失败的恐惧的夸大。人们不想面对这种失败。于是,他们甚至都不去尝试,而是说服自己换风险小一些,把握大一些的事去做。
我们不再追求自己真正想达成的目标,而是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更狭小的目标上。我们塑造了一个更狭小的未来自我。
如果有刺在身上,你就必须确保没有东西碰到那根刺。为了摆脱刺带来的烦恼,你构建了全新的生活和环境。你真的构建了吗?你没有创造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是为了躲避痛苦不断追求狭小的目标。相应地,你放弃了自己想要的性格,你形成的性格不过是一种应对策略。
“所谓性格,不过是真正的特质与习得性应对策略的混合体,它反映的根本不是真我,反而是真我的缺失”。真我不是现在的我,不是受限的我,而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梦想和目标。
获得灵活心态的方法是与情绪保持接触,但不要被情绪完全吞没。你要一边追求有意义的目标,一边放开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如果你纠结于已经发生的事,那么下一次就可能因为害怕或消极预期而放弃行动。你会被困在过去,而不是活出未来的自我。
不应期指的是让情绪从一段经历中平复过来,继续生活所需的时间。当一个人固执于痛苦经历过后的情绪不应期时,他就会继续从自己对那段经历 最初的反应出发来看待和体验生活。于是,他会日复一日地再现那段经历带来的情绪,而不会调整和重构对那件事的看法和感受。创伤变为了成规。
创伤是对一段与痛切情绪相关的经历的认识。然而,带来创伤的经历未必会一直如此。尽管最初的反应可能极其负面或者让人无力,但一切痛苦经历都可以被重新看待和认识,最后成为一段成长经历。
要想让痛苦经历带给你成长,而不是让你无力,就不能将痛苦封闭内化。你不能有“脆弱认同”,回避犯错或回避收到反馈。你需要亲身直面自己的情绪,也要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面对情绪与经历就能改变它们。
“创伤不是外在发生的事,而是我们在没有共情见证者的情况下内在持有的信念。”
情绪体验越痛苦,就越有可能被封闭和内化。伴随情绪封闭而来的是过早的认知定式和关于自身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情绪没有被表达和重新审视,于是过去就痛苦得让人不忍去想。回避痛苦可能会带来一种延续终生的瘾:尝试让自己对过去的痛苦,也对追求渴望的未来自己麻木。
归根到底,转化创伤的要点是重建信任。信心和希望失去了,未来也就丧失了,于是过去成了头等大事。
任何创伤都可以转化。“没有人能让你感觉低人一等,除非你自己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