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小半年,感到深深的迷茫。目前做的原型都是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一些交互法则输出。但对用户而言,有没有达到可用、易用就不得而知了。另外,由于很多时候都是独自负责一个产品的原型设计,产品会比较听从我们的意见,撕逼机会其实并不多,害怕得不到成长。另外,要是做出了两个方案,自己也很难判断哪个好哪个坏,但看完《用户体验与可用性测试》之后,我觉得可以在工作中引入可用性测试,至少可以给自己的设计一个反馈,不至于做完就做完了,好不好用,能不能用都不知道。
互联网刚发展的时候,能推出一个产品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这时候产品给用户提供什么,用户就用什么,但由于产品相当少,物以稀为贵,用户就算觉得再难用,也愿意花时间学习。但现在不一样了,互联网发展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了,市场上产品琳罗满目,众多同类的产品一起竞争,想要在同类产品中脱引而出,一定要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让用户觉得好用,不然同样的功能,用户凭什么选择你家的产品?
一、目前一个产品的最低标准是可用,最高标准是好用。那么可用性是怎么定义的呢?
1.可用:能帮助用户完成目标
2.易用:能快速帮用户完成目标
3.好用:帮用户快速完成目标,并让用户产生满意感
想达到好用,让用户对你的产品爱不惜手,凭自己YY是做不到的。一定要深入了解你的目标用户,为你的用户做设计,这时就要用到可用性测试,检验你的产品是否能满足你的目标用户。在产品前期做检测修改起来时简单的,要是等产品开发完毕后再做测试,成本是巨大的。
二、可用性测试要怎么做呢?
有五个步骤:测试准备->招募->测试执行->分析报告->再设计
1.测试准备
测试前要准备甄别问卷与编写测试大纲。
招募的用户原则上是要‘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及你产品的目标用户。甄别问卷用于识别目标用户,确定用户的属性,如年龄,职业,爱好等。
测试大纲用于确定你这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测试步骤与测试方法,同时也可以确定招募用户数量。
2.招募
招募方式有很多:
1)网上招募
在产品官网加个用户体验计划入口,让用户报名,填写个人信息,就有个目标用户库,需要用户的时候在库里给这些用户发甄别问卷并填写,回收问卷确定哪些用户是本期的目标用户,并预约。
2)通过人脉招募
向身边同事打听有没有符合你用户属性的朋友,要是有就向朋友要联系方式。
3.测试执行
原型测试工具可以用纸模或具有交互功能的软件,如Axure和Pop快现(App)
在测试执行过程中,要与测试,引导用户用发生思考法,不要对用户进行强引导,注意用户的现场反应。
在测试执行过程中,要记录用户完成任务的路径与时间,用于测试结束分析。
4.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中尽量让数据可视化,写出用户的任务路径分析,根据完成情况与完成时间确定问题的优先级。
分析用户的满意度,并输出报告
5.再设计
输出报告后,最重要的是再设计,根据分析报告的结果,对现有流程优化或结构重组。
设计完成后,有时间的话可以再进行一次可用性测试,提高产品的好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