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初试锋芒,在受挫于窦太皇太后的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完全沉湎于游玩之中,而是进行了思想的深度思考和淬炼,积极地读书求知、发掘人才, 培植自己的势力,等待时机,再展宏图。后来成为一代名臣的韩国安、汲黯、公孙弘,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东方朔,开拓东南、西南立下汗马功劳的唐蒙、庄助,都是汉武帝在这一时期发现的人才,这些人以后都成为了汉武帝的股肱之臣。并且,此时期汉武帝成功地解决了东南沿海的东欧和闽越问题,树立了自己的威信,稳定了自己的地位,并对窦后集团进行了反击,于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根据董仲舒的建议,下令设五经博士,再一次执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对窦太后集团是个有力的打击。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皇太后病死,汉武帝摆脱了束缚,立即下令罢免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清除了窦太皇太后安插在朝内的所有亲信党羽,任命田蚡为丞相,韩安国为御史大夫。此后,汉武帝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终止了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无为”政治。采纳了董仲舒的新儒家学说,推行多欲进取政治,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汉朝是在秦末农民起义胜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朝的官员多是军功贵族,刘邦虽下过求贤令,表示与贤士大夫共治天下,然而士大夫并没有大量进入朝廷,史称“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初定,公卿皆军吏”。孝惠帝、高后时,“公卿皆武力功臣”。到汉文帝时期,仍不任儒,都是任用有最高军功爵列侯、关内侯的军人或嗣袭侯爵的军功贵族子弟,太常属官博士虽由文人担任,不过具官代问,也没进入公卿行列,一直到汉武帝继位之初,汉朝仍然是军人贵族政府,汉武帝决心改变这种情况,广泛选拔人才,扩大其统治基础。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刚继位不久的汉武帝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亲自测试。在著名的“贤良对策”中,董仲舒指出,汉初从高官子弟中选官和论资排辈用人制度,有很大的弊病,使大量的有才之士因为出身和资历的限制而被埋没。董仲舒提出了养士求贤的建议:兴建太学,培养人才,革除陋习,“实试贤能为上,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汉武帝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制定了选官用人的方针,即《史记》中所记:“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技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左,无所阿私。”这条方针的实施,打破了论资排辈的陋习和军功贵族独占政府要职的局面,以后,汉武帝又通过了一系列法令措施,建立并健全了由察举、太学、征召以及公车上书等组成的选拔文官为主的用人制度。
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那次全国大规模推举后,又于元光五年(公元前134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几次要求郡国推举孝廉、贤良方正、秀才,并且规定不举孝廉者罪。并允许官民上书言政,还下诏表示要将这些“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破格任用为“将相”或“使绝国者”(出使远方国家的使臣),这就是汉朝的察举选官制,这种制度汉初就已存在,有贤良和孝廉二科,汉武帝又增加了科门,明文规定郡国各以人口比例额选举:“郡国人口二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四十万以上,两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科门有四:第一科是德行,第二科是学术和儒学,第三科是明习法令的法律人才,第四科是行政人员,元封五年又增加茂财异国科。同时实行公车上书制,允许吏民直接向朝廷上书言事,有才能的人才可以毛遂自荐,汉武帝时期上书言事的人很多,即位之初,“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上书得官的著名人物如东方朔、主父偃、徐乐、严安等。主父偃是当时文士,贫穷不得志,长期怀才不遇,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上书九条给汉武帝,阐明健全法律和反击匈奴方面的政治观点,以求施展抱负。汉武帝看后,大加赞赏,当时他正感到律令的陈旧不合时宜,反击匈奴战争也未打开局面。汉武帝马上召见了主父偃等三人,与他们交谈甚欢,兴奋地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知晚也?”以后,他重用主父偃,一年提拔四次,主父偃是后来“推恩令”政策的主要策划者,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做出了贡献。
汉武帝看到像主父偃这样的人才险些被埋没,又见于吏道日非,作出严格规定:“各地长官,一次不推荐人才的黜爵,两次的黜地,三次的爵地全黜。附于欺上者死,附于欺下者刑。参与国政而无益于民,和在上位而不能进贤的斥退。二千万的高官不举孝廉,不奉诏的,应以不敬论处;不廉洁、不胜任工作的,应当免官”。征召制、察举制与公车上书制相配合,使汉武帝网罗了大批人才。
建元年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建太学,设五经博士。太学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养天下之士”,完全是培养文官人才的制度。朝廷由太常选拔18岁以上的优秀青年入学受业做博士弟子,郡国也可以挑选品学兼优的青年送到太学。学习一年,经过考试,凡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甲等者并为郎官;下材而不通一艺的不用;如果有特别优异的茂材异等,名字直接上报。这是教育与选官相结合的制度,它定期地、经常地向朝廷输送文官,是政府各级官员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