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谈一谈读书方法论
昨天刚刚看过劳莘的如何在一小时内复述一本书的文章,今天又看到简书签约作者彭小六噼里啪啦敲出来的文字
《我是如何提升阅读能力的》(可以点击阅读,记得返回看我的干货分析喔)
之所以用象声词是因为我看到不少错别字和重复字,这里完全没有批评的意思,反倒让我能够想象出他的时间紧迫和高效率,甚至我突发奇想,觉得他的这种仓促行文都是配合着他的中心论点:阅读的本质:时间稀缺,阅读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以自己能够理解的程度去学习。
时间是我们最稀缺的东西,我们在时间稀缺的状况之下,不能再用完美主义的心态,给自己规定一大堆不必要的读书姿势了。
为了在心理上说服大家。作者用一个很恰当的比喻贯穿全文:五星级自助早餐,40分钟怎么个吃法,5分钟怎么吃法?
作者给出的方法是:从试图理解一本书,变成理解书中的一段话,一个概念。
具体的操作方式,他推荐了拆书帮的做法:提出问题,从书中找到答案,拿去应用。
作者在这里提到了和劳莘老师一样的主题阅读策略。好处就是能够迅速整合大家的观点,对某一细分领域做到能综述、可详勘。
其次,作者回忆了自己从一个程序员,成长为知识网红的全过程,在经历了广泛涉猎一天一本书甚至一小时一本书的大量阅读之后,他体会到,这种快速阅读可以满足虚荣心,但并没得到太多知识升级。再一次回归到李笑来的不求速度,但求读理解的新境界。
我认为这两重境界都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要想专注首先要做减法,要做减法,必须先对全局有所了解,““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要想观世界,首先就是泛读,广泛的阅读,不是泛泛的阅读!
第三,文中特别提到快速阅读的一个障碍,有点戳中我们的痛点,值得一提:
“书中有很多我现在不需要,但是我觉得将来可能有用的知识。”
你还真别说,每次我遇到这种情况都快不起来,试图把这些宝贝都捡起来装到自己的兜里(拼命理解,拼命记忆,烧脑之后是信息量太大引起的崩溃);作者虽然没有展开论述,但这种提法让我清醒,我觉得今后得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审视问题,如果不是能够立即使用的知识,采用标记的方式,尽快通过。下一次能找到就行了。
综上,我阅读之后的感受总结如下:
1、时间不多,读书要用快餐法
2、速读,要带着问题读。
3、放弃现在不需要、将来可能有用的知识
4、广泛阅读和精读都需要,相互塑造。
阅读本文过程中,我刻意使用昨天劳莘的方法论来检验本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哪里是在做心理动员,哪里是和以往知识不相容的重点(不相容的才是重点,我以往总是沉浸在相容的内容里自我陶醉)。
同时也比较了劳莘的那篇文章(链接:劳莘:我是如何在1小时内读完一本书并完整复述)和这篇文章。对我来说,这篇文章的干货没有上一篇劳莘的多了,相比较而言,劳莘的那一篇有逻辑自洽的分析、有具体操作的策略和实施步奏。
最后,借花献佛,我学习《得到精品课◐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作者:张凯)的授课笔记的读书三步法,供大家参考,他所说的三步,少了网红的炫技,多了普适的实用。我更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