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张宏杰,男,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知名历史学者,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等专著近20部作品。
高尔基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你觉得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建议你读读这本张宏杰教授写的《曾国藩传》吧。
我是通过看一本《一年顶十年》的书了解到《曾国藩传》的,一本好书往往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好书,在那个夏日的旁晚,我遇见了他――曾国藩,一口气读完,简直不要太爽畅~~~
这本书基本讲述了曾国藩的一生,其靠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奋斗赞歌!成了那个年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士大夫典范。
曾国藩资质平凡,智商一般,考秀才六年不中,终于在第七年考中了。
讲个关于曾国藩背书的典故,通过这个小故事,也许大家对曾国藩的“笨”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
年轻时的曾国藩,彼时尚未成名,还在自家屋内挑灯苦读、背书。读呀读呀不知读了多少遍了,夜已深,曾国藩还没有把这篇文章顺利背下来,依然在那磕磕绊绊的背着,此时躲在横梁顶上的小偷听得都不耐烦了,说道:“我来给你背一遍吧”小偷流利的背了一遍,嘲讽曾国藩说道“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呢”,然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没有放弃,和他同期考的人,部分人考两三年考不上就放弃了,他却一直默默坚持了六年,将所有的嘲笑和讥讽化成一往无前的勇气,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这点完全继承了他父亲曾麟书的坚韧、不放弃的精神,他父亲在43岁时参加第17次乡试时,终于考中了秀才。
曾国藩踌躇满志进京,面对全国各地的优秀精英,发现自己智行浅薄、观念守旧,随即长时间陷入自卑和焦虑。三十而立,他立志学做圣人,并给自己制定了每日的日课:
一、早起,不赖床。
二、每天静坐一个小时。
三、每天坚持读20页书,看完这本,再摸下一本。
四、谨言,时刻警惕不乱说话,每说一句话都要慎重。
五、养生,控制房事、节制饮食。
六、勤记笔记,专门记与朋友聊天谈到的各种有启发、有趣的事情。
七、每月完成固定任务,即完成既定的几篇文章和诗。
八、练字,每天饭后练习书法半小时。
九、夜不出门,天黑了就不要出门找朋友瞎聊天。
曾国藩严格按照其制定的日课计划执行,身边很多京官趋炎附势,他很看不惯,经常给他弟弟写家书,并多次表达想辞官回家,但是面对清朝危亡之时,他又于心不忍,很想为国家干点什么。他想尽办法给自己创造机会,以办团练的名义创办了湘军,以薄弱的湘军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身陷绝境。47岁时更被咸丰皇帝弃用,陷入人生低谷。首战胜利后却不被咸丰重用,以至于曾国藩的下级胡林翼已由知府接连升职为湖北巡抚,连升五级。曾国藩对湖北巡抚屡次求而不得,得而复失,再求又不得,而胡林翼轻轻松松就得到了这个职位。用现在流利语,可见当时曾国藩的心理阴影面积得有多大? 曾国藩以一种笨拙的精神,完美诠释了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最近人到中年,人生处于迷茫困顿期时期,每天为工作和无数个未知担忧,幸好此时遇到这本好书,遇到曾国藩。他像穿透时光的力量,狠狠地推了我一把,给了我前进的勇气。他告诉我:“不会,没关系,可以学”、笨不可怕,天道酬勤。他告诉我失败并不可怕,从头再来就是。
回首过去的生活、工作,这些年经历的种种人和事,有太多想放弃的时刻,想想曾国藩打落牙和血吞的经历、想想曾国藩与太平军首次交锋失败跳江自杀的苦难经历,再想想自己经历这些,简直无法相提并论,也就一切都释然了。曾国藩就像黑暗里的一道光,照亮你前进道路的所有黑暗,指引你不断坚强的前行,让你非常想要成为他那样的人。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最终的成败就看能否守得住初心,下得了功夫,熬得住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