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做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文章主要讲了李镇西老师做校长时,是如何和学生相处的,告诉我们:做平易近人的学者,方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更好的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说:“如果主要教育者,只是把教别人怎样教育孩子,而不直接的接触孩子,他就不再是一个教育者了。”你这些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学习者,追随者,是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好老师。李老师当了校长之后,把“让一代又一代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办学校的根本目的。”他和自己做班主任时候一样,走进孩子,和孩子交流谈话,像朋友一样了解孩子的心声。他认为,真切的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包括他们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工作各个环节是否真正利于学生的成长,这是校长必须做到的。直接和孩子交往,和他们交谈或通信,深入班级,深入课堂,能够让校长尽可能全面而真实的掌握学生的脉搏,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进而为自己制定学校的大政方针,提供科学的依据。
李镇西校长也是这么做的,他和学生交流,共同读书,领着学生去公园玩儿。他不仅借书给学生,还经常借钱给学生。学生们拿他当朋友,经常给他写信,反映学校的问题。做一个让学生不害怕的校长,幸福了自己,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