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不曾养育我
给我温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护我
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
陪我说第一句话
是你给我一个家
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酒干倘卖无》
谭敏,故事的女主角。
亲生父母因某些原因,在生下她后不能要她,养父便把她接到了自己家,故事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开始了……
养父养母一生无子,把接回来的她视如己出。孤寂的家从此也多了一份欢笑……那时的乡村交通全靠走路,为了买奶粉,父亲要大清早步行到镇上,晚上才能回到家,一袋奶粉只能吃一周。从此这条路上每隔一周就会有这样一道身影,风雨无阻……
婴儿时期的她,体弱多病,瘦小的身子经常拉肚子,发烧,咳嗽……再加上母亲身体一直不好,照顾弱小女儿的重担就落在了父亲的身上,白天农忙,晚上经常彻夜不眠的照顾女儿,至今已经身为人母的她都无法想象一个大男人是用怎么样的精力与耐心扛下来的……
女儿说,她如果会绘画,一定要画出父亲所有的音容与笑貌……
在她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时露出的欣喜
在春天给她在桃树下扎秋千的侧容
在夏天给她做弹弓
秋天给她坎玉米甜根儿的背影
雪天陪玩弹丸车的欢笑
用茅草给女儿编小草马的认真
父女俩按着公鸡拔鸡毛做毽子的幼稚
还有清晨牛背上的清脆的欢笑声……
父亲在水田犁地,她从田坎上掉进水田后, 父亲冲向她的焦急 与无奈……
女儿用砍刀砍伤手指后的疼惜与焦急
用竹竿夹柿子,不小心柿子砸到女儿头发上,脏透了女儿整个衣服,母亲大气后父亲的心虚 ……
女儿不肯上学父亲站在窗外陪同的身影…
女儿逃学后父亲的气急败坏……
女儿获得“十佳歌手” 奖项后的高兴欣慰……
一切好像都那么顺其自然的快乐却也拦不住岁月的变迁……
她16岁,考上了省城的高中……
父亲送她去学校,走在校园里语重心长的说:“以后就要靠你自己了,好好学习,莫浪费光阴。”女儿要带他去食堂吃饭,父亲摆摆手,说还要赶车回去勒……这是她记得父亲唯一一次到她学校,父亲的身影也与校园的那条香樟树小道重叠了……
高中毕业,父亲病了,小小的感冒硬生生的拖成了肺气肿……女儿放假回到家看到在烟田里单膝跪地边咳嗽边拔烟叶的父亲,泪水奔涌而出……
坐在吊脚楼上,女儿边帮父亲划烟叶边弱弱的说:
“爸爸,我不想读书了……”
沉默了一会儿,父亲说“都坚持到这里了,不能放弃了。”
于是,大学开学,父亲把辛苦凑够的学费交给女儿,“去吧,别担心家里。”
每次女儿打电话回家,回答都是“没事,别担心”。
终于,在大三那年,女儿从表哥嘴里听到说爸爸下城来看病了,女儿匆匆忙忙跑到医院,看到瘦瘦黑黑的父亲,眼泪汪汪掉下来,父亲吓坏了,像是做错事被抓包一样,父亲的病情就这样瞒不住了……医院检查肺气肿+肺结核,因为长期不治疗,治愈的可能性不大了,还伴随着咳嗽,疼痛……
父亲住院了……
女儿陪床的那几天,每天看着父亲身上插着那么多监测器,以前在女儿心里是天,是地,像山一样伟岸的男人,孤孤单单的坐在病床上,无助无奈,女儿的心像刀削一样的痛…… 一个人偷偷的躲到消防通道里面背着父亲痛哭……
医院要求家属转院治疗,父亲不同意治疗了,在堂哥帮助下只能回到家……
在家陪同的女儿帮母亲挑粪浇菜,父亲心疼的说:“要是我不生病,哪里需要你做这些…”
父亲的最后几天,都在给女儿安排往后的事,给母亲买了好的冰箱,洗衣机。嘱咐她以后可信什么人,什么人可以深交,哪些人需要感恩……一定要好好工作……嘱咐她好好照顾孝顺身体不好的母亲……感觉很多话都还来不及说……
最后一天,他拜托他的侄子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个最小的妹妹……临终托孤总是那样的凄凉……那时候的女儿,已经泣不成声,感觉天都要塌了。
父亲弥留之际,呢喃着告诉女儿,如果亲生父母来就认了他们吧,毕竟以后有个依靠……女儿再也忍不住,泪水奔涌眼眶,父亲靠在她肩上撒手人寰……她觉得,此生应该没有比这更心痛的事情了,她只在心里一遍一遍告诉自己:
那个深爱她的男人走了……
生而不养、断指可还。
生而养之、断头可还。
不生而养、此生难还。
爸爸,下辈子,我还要做你闺女!你的养育之恩来世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