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放手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父母充当孩子的守护神,从呱呱坠地就事无巨细地为孩子操心,生怕孩子受了委屈,他们认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才觉得放心,于是他们守着幼儿园门口望眼欲穿的家长比比皆是。中小学,陪读的父母越来越多,大学校园里手提行李的“亲友团”备受关注……
家长的爱子之心可以理解,但也应该明白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不可能永远陪在父母身边,他们终究需要独立,需要适应外面的世界。
父母只是孩子的起点,终点在哪里,全看孩子自己能走多远啦。
我的儿子在没有考上大学之前,儿子一直在我的身边,我虽然早已锻炼了孩子的自力能力,自信信心,但真正意义上的,舍得放手,敢于放手,是孩子上大学以后。
孩子上大学是18周岁,18周岁这个年龄在法律上是成年人的标志了。
儿子考上大学,送儿子去上学的时候。在大学的多功能教室里我听了一场生动的演讲会。
在演讲会上,老师生动的讲解着,家长要学会放手孩子,我们到底能拥有孩子多久?
孩子三岁上幼儿园。
孩子六岁上小学。
孩子十二岁上初中。
孩子十五岁上高中。
孩子18岁上大学。
大学以后孩子在远方工作。以后孩子结婚生子……
孩子以后终究会有自己的生活,离父母而去。
你若真爱你的孩子,不防试地“躲起来”——孩子们上了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新的起点,是一个崭新生活的开始。
蝴蝶只有冲破茧的束缚,才能振翅高飞,孩子只有走出父母的庇护,才能顶天立地。
听着大学老师别开生面的演讲,我受益非浅。
人生中很多路都必须自己来走。儿子大学生活四年,我对儿子做到了真正的放手,只有当你学会了放手,你才会发现,你的孩子远比你想象的更强大,更优秀。
下面是我整理的,放手后我的儿子在大学四年里的成长和进步。
大学四年学习
大一儿子成绩平平,大部分科目勉强及格,好在所有科目都能顺利通过。
大二初始他开始懂得学习的价值,成绩开始逐步有所起色,单科基本保证在80分左右,大二学年结束,成功突围,拿到三等奖学金。
大三他的学习成绩更是突飞猛进,拼进专业前三,排名前系5%,稳稳的拿到一等奖学金。
大四他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还被评为学校的十大杰出青年。
因为擅长工程制图,大二便开始了自己的制图竞赛过程,同学们听也没听过的竞赛他都参加过。他这样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你愿意付出,生活就会给予你最好的答复。
大学的实践
儿子说文凭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实践却是更加重要的,善于动手的,他在实践项目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其中研究的大型货车的热管式智能刹车系统,荣获,“LG中央空调杯”天津第十届高校暖通制冷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并代表学校参加第九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综合组竞赛。和清华学子同场竞技,并荣获二等奖。
在比赛中他担任队长,同时也主要负责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视频的剪辑工作,他说参赛的过程是丰富多彩的,虽然会有失败的悲伤,有受伤的伤痛,有辛勤的劳动,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在此过程中他收获友情,广交朋友,巩固知识,了解专业,也让自己成长起来。
在大学期间,儿子曾经利用寒假在家里亲手设计制作了,便携式充气保温果蔬冷库。该冷库由于没有刚性材料,完全使用充气设计,所以拆卸、移动及其方便,便于在田间地头使用。
大学四年的生活
儿子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勤工俭学。给宿舍送桶装水,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要送30多桶水,每桶40斤的桶装水,一口气拎上六楼,有人问他,累吗?他总是说:“我累,但父母比我更累,我要用自己的肩膀撑起我的家”。
在大学四年里,他当过服务员,送过桶装水,贴过小广告,当过导购员,大学期间完全经济独立,提早一步迈入了社会,他懂得这是个靠智力拼天下的社会,为此他自己创业。
儿子在2014年9月17日,成功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津一步教育,累计帮助27名同学,成功通过CAD二级考试。
他的培训班,虽然收益微薄,但前景十分乐观。
大学的爱好
儿子喜欢骑行,用自己勤工俭学,挣的钱买了一辆自行车。
曾经利用大三暑假,发起组织九个人的车队,骑自行车穿越西藏。
为了西藏之行,大一时候的他,就开始计划,强身健体,查阅资料,精心准备了两年。西藏空气稀薄,含氧量极低他就进行阻氧训练,带着防毒面具,进行跑步训练。每次跑完后由于缺氧,总把自己搞的面红耳赤,肺部难受,但是为了骑行西藏,他从未停止过锻炼。
他骑行经验不足,就提前进行短距离训练,天津周边的白洋淀、承德、秦皇岛,甚至是山西、石家庄,都留下了他车轮的印迹。
他不会修自行车,为了防止去西藏路上自行车出现问题。他专门跑到专卖店打工,不要工薪,学习自行车的维修技术。
儿子在2015年8月1日从成都出发,踏上了川藏之行,他在骑行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高原反应,体力透支,自然灾害,宗教差异,都没有阻挡他继续前行的决心。经过27天的艰难骑行。实现他自己骑行梦想——顺利来到西藏布达拉宫。
大学四年的儿子真正的成长了。只有当你学会了放手,你才会发现,你的孩子远比你想象的更强大,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