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三种状态:不期而遇、不言而喻、不药而愈。
能总结出这些话的人是神,能做到的更是众神之神。在升仙得救之前,还是先安抚好七情六欲,尤其是这其中最为凶猛的食欲。
食物的爱好,是很个人化的,是环境、是当时的气氛、是对面坐的人潜移默化影响的,味道都是主观性的评价。
写字楼里隐藏着一家诗意的湘菜店,人如雁,出来秋往;舍似家,朝至西归。
照片拍摄到的是内屋的一景,没拍到的大堂摆放装饰更有诗情画意一些。树林和鸟屋两个主题,简约朴实,让人深处都市丛林之中用餐。
—农家小炒肉—
农家小炒肉是湘菜中最普通也是最体现厨师水平的一道菜。简单说它就是辣椒炒肉,但是吃了不少北京的湘菜店,却少有几家把这份看似简单的菜炒得美妙。
这道菜是很下饭的,其实湘菜大部分都是非常下饭的,当然完全不吃辣的人没有办法了,你可能会错过不少人间滋味。
—一顿乱炒—
猪内脏的集合,不爱吃动物内脏的人没有口福了,我超爱的。里面有猪肝、猪肚、猪肠、猪心......看着就很有食欲的一道菜,重口味爱好者的首选。
最为有特色的是里面暗藏玄机,看似普通的一盘炒菜,其实里面埋着四块大锅巴,有被完全浸泡的,辣味十足,有半湿半干的,在香辣和酥脆中变换。
—特色豆腐—
湘菜中,豆腐的种类和做法都很多,这份特色豆腐也不算是很有特色,算是湘菜中比较常见的豆腐做法,特色大概是相对于其他菜系的豆腐做法而言的。
先把豆腐煎得表皮金黄,再和肉沫辣椒、各种配料一起烧,外酥里嫩,即使被汤汁浸泡的豆腐外在口感有多辛辣咸香,内里还是回归到豆腐的本味,从复杂到简单。
—下饭卤牛肉—
辣椒盖的太多了,你能看出来这是一碗卤牛肉吗?湘菜就是这样,配料一定要多,不然怎么体现咸麻辣?
切片的卤牛肉在与这些辣椒大蒜翻滚之前,就已经被处理得很美味了,它一定也在卤水里呆了不少的时间,才会有如此香浓的滋味,辣椒虽然堆得够多,但还是在承受范围之内,比起小炒黄牛肉,它更像风干牛肉的口感。
—湖南牛肉米粉—
良心卖家啊,这牛肉给的我很满足了,湖南卤粉要吃圆的,汤粉要吃宽的,也叫扁的。虽然都是粉,但是湖南米粉的口感,跟桂林米粉、云南米线却不一样,说不清楚其中的微妙差别,但是你一定可以吃得出来。
汤汁和盖的码子是一碗米粉的精髓,米粉特别入味,泡在这浓郁的牛肉汤里,细滑爽口。
—糖油粑粑—
湖南传统小吃糖油粑粑,与臭豆腐齐名,口感绵软,香滑甜糯。也有把外面一层薄皮炸得酥脆的做法,两者都很美味。
在北京吃湘菜不能少了糖油粑粑和臭豆腐作陪,民间百吃不厌,就像北京人爱卤煮爱炒肝一样。
一个没有在广东生活过的人,永远不能真正的理解肠粉,就像一个没有在重庆生活过的人,也很难懂火锅。
将一个城市的美味聚齐,在心里锁住这一份味蕾记忆。真正让人感到开心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和你吃饭算是其中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