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修复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每一本书的破损程度不一样,需要修补的时间和功夫也不一样。拿下面的这个为例,这已经是我修补了3个小时后的成果,算是不错的速度了。其慢就在于要破坏的小孔一个个地补起来,而且在补之前,要在和纸上撕出和孔差不多大小的相同形状的纸,再补上去。所以大的地方好补,小的地方不好补。下图是古书的背面,修补都是在背面进行,否则会影响图书本身的阅读性能。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补一大张纸在下面不就行了?
当然那样是最直接的办法。但那样会损害古书本身的触感和质感,日语叫風合い。不同年代的书的质感都不同,如果直接补纸,会破坏书的质感和历史感,失去了艺术价值。
修补前根据原书的纸的厚度来判断该用什么纸。这个判断都是靠触感来感受,刚来的时候我也觉得这挺难的,但现在摸得多了也就有感觉了。
书的正面
上面只是修复中的一个环节,是为了能进行digital artchive的最基本的修补。所以在修完了之后,这些书都会在下面这种类似的小黑屋里完成拍摄,然后进行艺术的数字化。
别看这些摆设挺简陋的,每一块布每一根线都是我们亲手搭起来的。为了学习这个,我们上了两三个月的课,结果发现每一个细节都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的结晶,而不是伟大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得来的。
懂行的人应该知道彩色的那个是什么。
现在在日本这边学这个,学到的都是日本的做法,不知道国内是怎么操作的。如果有行内的朋友,欢迎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