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故事围绕白鹿两家的较劲而展开,这两大家族在白鹿原上一直生活着,以祠堂作为连接宗亲的纽带,至清末时传至白嘉轩一族。白嘉轩是一个精明的人物,他性格中展现的硬气是中国人自强的表现,这个被人称为“腰杆子很硬”的族长,一直维护着他的原,他性格中有封建的部分,也有过人的胆识,作为一个族长他尽职尽责,做事光明磊落,作为一个父亲,他延续着自己的血脉,希望孩子有所成就,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也有性格弱点。
鹿子霖的精明更多是为自己谋福利,他与白家的争斗是从父辈开始的,他的父辈虽然争斗但是却很克制,他们坚信白鹿两家共存才能保持这片土地的完整。原著中的鹿子霖精明心细,充满个人欲望,他与白嘉轩保持着亦分亦合的状态,每当大局平静之时,他都在算计白家,每当遇到危难之际,他又能与白嘉轩站在一起,因此两个人表面是敌对,内里却是贴和的。在这样的关系中,两个人度过了数十年的人生,随着时间和经历的丰富两个人最终互相和解,形成了一种和谐感人的兄弟情义。
两家的后人中,鹿兆鹏白灵代表了革命的精神,白孝文代表了时代发展下人面对自身欲望,封建思想的分崩离析和个人欲望的伸展,最终的幻灭是人欲的作祟。黑娃是原上一团燃烧的大火,他经历了最初最炽烈的偷情,还有随后而来的强大阻力,最终成为了更好的自己。田小娥是一个悲剧角色,她善良多情,勇于为自己寻找出路,后来发生的一切悲惨命运是各种欲望的交错,她可怜又显得可悲。
父亲的背影,永远是孩子最心疼的。
还记得,白灵刚生下来的时候,白狼叼走了她,白嘉轩奋不顾身的追赶白狼,大声疾呼,放下我的娃,不断的追赶下,白狼似有灵性,放下孩子逃走了。那是第一次,父亲拯救了这个刚来到世上的小生命。
西安城被围攻之时,几乎长达半年的对峙让城里人面临饥荒、瘟疫,哀鸿遍野,在匪军撤退的几天之后,白嘉轩听不到女儿的消息,于是他对黑娃爸说,三哥,明天我们进城去找灵灵,可是思念女儿的心还是太焦急了,那天夜里,白嘉轩就连夜赶往西安城了。她在死人堆里扒拉了半天,心急如焚,看到女儿后,他语气里带着宠溺的抱怨,想让女儿和自己赶紧回去。这一次,面临生死之境,父亲是女儿的坚强后盾。
灵灵再次回到白鹿原的时候,家里正一团糟,父亲腰部受到严重伤害,大哥破罐子破摔,家里的气氛很低沉。灵灵的肺腑之言冲击了父亲,于是他找到姑父解决心理困惑,当时父亲在门外听着,灵灵说,我觉得我爸永远不会变老,可是当我看到他拄着拐杖的时候,我比谁心里都难受。白嘉轩听到这里,泪如泉涌,这是第一次他听到女儿的贴心话。在第二天早上,灵灵要走了,父亲顾不得腰疼,走了很远很远去送她,隔着大山,灵灵看到父亲,哭的像个泪人。父女俩终于在这一刻和解了。
你有很多话没有说,你也有很多结没有解,你与他之间隔了一座山,但是有一天当你们彼此相互理解,留下的将会是无限感动。
电视中最有英雄色彩的还是朱先生,他是白嘉轩的人生导师,朱先生代表着传统文化中的浩然之气,他腹有诗书,充满正义,在时局变化之时又能很好的预测到未来。他支持革命,勤奋著书,点拨白嘉轩,警示后辈,面对匪军他岿然不动,面对灾民他又充满悲悯之心,日军进攻西北时,他愤怒的弃笔从戎,这些都表现了一个读书人将理想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朱先生的原型为民国关中大儒牛兆濂,《白鹿原》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根据他的现实经历改编的,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一下。
再回头说一下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向来我们都喜欢美剧,因为其中的人物会有多重性格,有好也有坏,故事情节也相当的吸引人,以此来观电视剧《白鹿原》,我们也发现了这个特点,向来人的性格都有优有劣,一个真实的人应该是有血有肉的。这样的人物设定也可以让剧情更有冲突性。
陈忠实先生作为这部作品的创作者,已经无缘看到电视版的《白鹿原》了,如果他泉下有知,应该为此欣慰,今日的电视剧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部“激荡百年”的中国史,也让人看到了人的坚守以及那份充满民族品质“白鹿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