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笔记是读完三本书后关于创作的感想,今天写点关于绘画史方面的。
绘画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是因为他们都是影响西方艺术史走向的人,是节点人物。卡拉瓦乔突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正面光绘画,用单侧光给绘画带来了强烈的故事性,不但如此,他能够抓出瞬间的画面,(相当于高速相机,牛逼的摄影师都比不上他的瞬间表达力);伦勃朗用光影表现人物,伦勃朗光影效果如今还在人像摄影中被追捧、应用);印象派的色彩和光影;梵高的自我表现式绘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烈视觉冲突;席勒的线条;塞尚引导的畸变的“现代艺术”。
西方绘画经历了从古典派的写实,注重”轮廓和形“,到印象派模糊的形,注重“光和色彩”;到了梵高则是画出心里美的东西,看到什么不重要;再到塞尚就更离谱了,屋子是歪的,盘子是斜的。绘画从最初的“画得准”,变成了现代的“瞎画”。
这桌子啊,还能再歪点吗?
塞尚是瞎画吗?当然不是,他有他的理论。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是不存在的,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的互相关系中表现出来,因此他的创作尝试遵循这一不变的原则,就是把自然界是做圆柱,球体锥体,全景必然是由物体的各个面以及平面的各个角度所组成,并导向中心点。
就像彼时的印象派不被时代接受一样,塞尚引导出的”形式主义“也是大受争议。也许几百年后,也会有人嘲笑我们不懂塞尚吧。虽然我不是特别喜欢塞尚的风格,但是,带有这种"形式主义"风格的插画作品却是我的大爱。
比如最近我在临的Ryo Takemasa的作品,上面的那个面永远是俯视,完全不符合透视,但是很生动,就是让人喜欢。我打算全部临摹一遍。
还有另一个插画师的画,也是如此,都是我爱的类型。
还有画菜谱的这位,盘子、瓶子透视完全都不对的
当我们了解了塞尚,就知道,这种看似不符合逻辑透视的画需要极高的绘画功底,不是你想像的随便画。
最后,从有形到无形,我想绘画最重要的是表达内心,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表达,其它都不重要。
正好我刚临了一张RYO的油菜。按正常辑辑,菜叶和菜径应该在同一平面,不同的叶子有不同的角度,正常的画法是这样的,随手画了一张。
但是,RYO在创作的时候,把所用的叶子都做正面处理,看上去像一片树林,即生动又好看。表扬下自己,临的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