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租住的房子里打扫卫生。房子在最高层,六楼,没有电梯,需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去。很长时间没有人居住,地面落满一层厚厚的灰,房门、窗户、灶台、晾衣架上都是。
用新买的绿色的扫帚扫地。扫帚一动,浮起来的灰尘让人无法呼吸。但是必须坚持把它扫完。最后像一个头发已经发灰的老太婆。
打扫、擦拭、清洗,花费很长时间。感觉很疲惫,在小区外简单吃碗面条,回到房间,把被褥铺到床上,开始休息。起来已是下午五点钟。
站在尚未清洗干净的阳台,看着下面每户人家,能够住在最高层,突然感觉很欣喜。因为不知道拒绝过多少最高层,谁知真到住上来,反倒没有那么不喜欢。
高层有高层的好处,视线广阔,可以俯瞰小区下面的一人一物。当然也有它的不便利之处,搬东西总是很费力,需要两个男人齐心协力才可以完成,能省的就都省了。
阳台上有一扇很大的推拉窗户,打开窗口,很凉爽的风吹进来。十月中旬,冬天应该不远了,一条薄被子已经不足以抵御现如今的寒冷。但还是想要站在阳台吹吹风。
对面有四户人家的妇人在厨房炒菜,可以闻到新出锅的菜香。是一个城中村一样的小区,住有很多原来村子里的居民。小区道路被种的瓜果蔬菜占据,卫生也很差劲,但它是现在这里唯一可以居住的小区。
小区道路狭窄,还被很多破烂物品占据。有很多卖饭的在路边搭棚售饭,电动车、摩托车、小轿车时不时在路上穿梭,还有孩子在路上行走。来回两次经过,都听见有人大声叫喊孩子的名字寻找孩子,对,这里的联系方式是靠“吼”的,最原始的联络方式。
听着这些吵闹声,感觉很热闹,但是内心又觉得异常孤独。
别人的生活与自己根本没有一点关系。
热闹也罢,安静也罢,那都是别人的生活,你还是需要独来独往,一个人完成很多事情。也许会有人陪伴,但内心却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独立天地。
与多人讨论过到底是住小区好还是自家盖的房子好?
我的观念永远是住小区,假如非要一家一院,除非是小区里的别墅。
小区的房子都是固定模板的,楼高有限制,客厅、厨房、卫生间这些区域都是提前设计好的,你只需要按照规定生活就行,剩下的就看各自的心思了,装修凭自己。而家里盖的房子,高度要比小区的高,总是感觉很空旷,没有安全感,装修也总是感到无所适从。
除了高度,其它房间的设置也都没有详细的规划,只是按照脑子里的思路随意搭建,最后总是有很多不舒适的地方,不如安安心心买一套有规制的房子。
除此之外,小区的房子很难形成过于亲密的邻里关系,一个一个格子,每家人都躲避在自家的房子里,很少有人在下面有过多的交集。也许父母那一代适应不了这样的“孤独”,但是我们这一代却很享受。我们最怕的就是与别人过多交际。宁愿一个人呆着,一个人忍受寂寞,也不愿意让别人打扰自己的生活。
我曾经想过为什么村里的人喜欢拉家常?原因很多,但也与他们的住宿环境有关。都是一家一家的院子,院子前面就是道路。村里发生什么事情,大家会一窝蜂地跑到街道上去看,最后全村人都知道了,而在小区,吵架也是在自己房子里,甜蜜也好,痛苦也好,不需要掩饰,也不需要向别人表演,反正也没有人关心你的事情。每家人关起门来,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
摆脱追求生存的阶段,也许我们更加开始注重自己的内心。每个人受困于精神所被捆绑的枷锁,已经无暇顾及别人的是是非非。不是那个你送我家几个馒头我送你家几片肉的年代了。
食物不需要互相接济,似乎我们也没什么好央求别人的了。
物质极大充足,可是我们却越来越感到孤独。单身的想要寻求另一半,想象着对方可以给自己的灵魂带来救赎,也许他会发现那只不过是一人所愿;成双入对的情侣有过很多甜蜜的时光,但最后发现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人,甜蜜只是片刻的感受,追求自我的不断改善才是终生所愿。
热闹的地方很多,人口密集的地方也很多,但假如你根本融入不了其中,孤独是必然的。当然不能融入很多时候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