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的结构,关系到文章内容的组织,也反映了文章表述观点的顺序。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排列观点陈述的顺序,强调观点的重要性和准确性。
在排列顺序上,观点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展开,让最重要的观点优先被读者看到。在强调观点上,要让最重要的观点得到最详尽的阐述。
结构预示内容,文章的重要观点要给予最多的关注,且要最先讨论。
所有结构对观点的强调或侧重都很重要。某个观点或主题写得越多,就会被认为越重要。不同情况下,观点的重要程度也不同,哪个观点被放在前面,说明这个观点相对而言也比较重要。
一、常用的六种结构
写作中最常用的六种结构包括: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范畴结构和评价结构。
在时间结构中,最先发生的事通常放在最前面,然后按照时间推进的顺序依次进行排列。
在比较结构中,最重要的观点通常放在最前面,然后依据其重要性依次进行排列。
在线性结构中,按照顺序从第一项开始依次排列,以最后一项结束。
在因果结构中,通常先确定并讨论原因,然后才是结果。因果顺序一定要搞清楚。
在范畴结构中,顺序并不什么重要,先说哪个后说哪个其实无关紧要。
在评价结构中,无论是先说正面再说反面,还是先说反面再说正面,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果作者想要强调某一方面的观点,一定要确保结论与观点一致。
前四种属于经典的写作结构,在文章的写作中运用比较多。后两种虽然不是经典的写作结构,
但在一些备忘录、宣传册和传单中也经常使用,比如“问答”和“问题与对策”结构,也经常被用到。
二、自上而下的写作
一般来说,说明性的文章通常解释且总结一个主题或事件,其主要目的是解释、告知或说服。在写作时,首先要给读者一个目标,然后再告诉他们抵达目标的方向,否则就无法以最高效的方式传递信息。
当写文章是为了说明、解释、告知或者总结一个主题或事件时,可以将总结或结语的部分放在文章的开头,告诉读者文章的大意是什么,然后再提供一些支撑这些观点的事例或细节,加以补充和说明。
这样,把总结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先写总结,开门见山,让读者从一开始就知道我们想要说的是什么。
说明文的写作重点,应该是自上而下,采用倒三角结构,倒三角形中最上端的宽基座,就相当于文章开头给出的总结论。
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写作,就是要把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其次是次重要的,最后是最不重要的。
在新闻写作中,常常使用倒三角的结构,就是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最前面,然后再进行解释和说明。这样,即使由于篇幅原因一部分内容被删减,也不至于被去掉最关键的、想让读者知道的部分。
三、有效分解主题
在叙述某个主题时,可以把主题分解成二到四个主要部分,然后运用引导句来加以阐述。
引导句类似于主题句,但主题句归纳的是文章或报告中一个单独段落的内容,而引导句总结的是一整篇文章或报告的内容。
之所以要对主题进行分解,就是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深度进行阐述。
分解主题一般不超过四个部分,通常推荐三个部分为最好。在写作中,“三”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围绕三个关键观点或概念来思考和构建文章,效果是最理想的。
把引导句放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提示接下来的内容,突出将要讨论的事项,以及这些事项的讨论顺序。引导句中的每一事项,在文章或报告的正文中至少应该延展为一个独立的自然段。
这其实就是一种结构化写作的方式。
四、善于使用转折词
在写作过程中,经常要使用一些“但是、然而、因此、所以”之类的转折词,以提示写作的方向。
转折词被称作语言的交通灯,具有对比、举例、接续和总结等四大作用。
一般来说,表示说明的词语包括首先、其次、比如和譬如;因此提示总结;然而提示比对;而且提示递进。
转折词的使用,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思维和逻辑结构。因为有了转折词,文章才会显得更加曲折、生动和有趣。
这里还有一个万全的写作方法,其写作结构也许不是最令人兴奋的,但却是最清晰最实用的。
第一步是选择立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第二步是写下结论。第三步是陈述原因,“有如下几个原因”。第四步是使用转折词。
比如:当今的时代是人类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________。其次,________。再次,________。例如,________。此外,________最后,________。
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写出许多东西。
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文章观点安排得当,排列顺序既合理又恰当。所以,写文章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文章的结构,让观点表达得更加充分,更加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