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去年24岁,还只有一次暗恋经历,今年,25的她终于交了男朋友。
和她是自初中就相识,从第一次看对方不太顺眼到最后关系那么密切,久到都忘了究竟为什么吵因什么好。
她情窦初开的早,初中就有了暗恋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朋友那时常在我耳边念叨。 他们一起上的补习班,男生妈妈把朋友介绍进那个小规模补习班。初去,不熟悉环境的她坐在男生旁,坐了几节课。
这几节课够她念叨大半年,甚至更久,然而,乖乖的他们并没有说上几句话。 还没等朋友鼓起勇气,多说几句,初中生男生和男生扎堆,女生和女生抱团的定律,让朋友不得不离开。
朋友印象最深的还是放学回家的路上,补完课也就晚上九点来钟,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夜生活才刚开始,但对那时的小县城的他们来说,大多数店铺已关门,路上行人稀少,尤其秋冬,寒冷的天气令人心寒。
朋友家住的稍远,男生却从没将她送回家过,走到自己家的路口,即说再见。女孩日思夜想的桥段,一直都未出现过。 分开前的一段路是经过药房,门前有好几级台阶。那时的男生已比朋友高,有次,男生还是走在上面一级台阶,开心的向朋友比比,“XX,你好矮啊,哈哈”。
自此以后,朋友每次和我走那段路,总会走上面一级台阶,搭着我的肩。走些别的路,也喜欢走路牙上面。 在那个荷尔蒙初起的岁月里,朋友很早熟,知道自己喜欢那个男生,而直男男生呆呆笨笨的,家里管得又严。朋友清晰的知道,两人只是朋友,也不会更紧一步,却依旧喜欢他,从初一到初三,从不同校的高一至高三,至后来无疾而终的淡忘。
我只陪朋友去借书时,见过男生几面,高高瘦瘦,长得在人群中也没有辨识度,仅见过几次,我也知道他是那种只知道学习的乖乖男。朋友也知道,只是却忘不掉。 我问过她,为什么不表白,她说他成绩那么好,不想打扰他,他像个仙人,怎么追也追不上。
朋友上了高中,我俩也没同校,一年寒假时见个几面,高中学业负担重,那时QQ、微信还不发达,但见面时,聊聊学校的人,聊聊喜欢的人,那个男生,还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男生高中的时候搬家了,后来也只有寒假时才能见一面。 到了大学,朋友说的终于少了。直到大三的时候,朋友终于开始谈及别的男生了。这段旁观者听腻了的往事,终于被她锁在心里,不再提及了。
她大三提及的是她高中的校友,大学学校相近。他们在朋友聚会上见过几次,那个男生人很友善,每次和朋友见面,仿佛否有聊不完的话题,说学校,说旅游的事,说兴趣爱好,等等。
大三、大四期间,他们一直保持着见面,却谁也没提起过下一步。朋友很坦诚的和我说,他人不错,值得相处。我问“你怎么不追?”她却退缩了,说自己没力气也不想再去追一个人。
从初一看《何以笙箫默》,基本上每年都有看一遍,大学也不例外,她说的一直都是“遇到了我喜欢的,我肯定去追。”
我知道成长的过程中有磨砺,我知道我们一直都在变,只是我不清楚,她的这种改变是好是坏,只是心里眼底看见这样的她,会酸。
毕业浪潮的冲击下,当初那点喜欢的萌芽,早就折了腰,朋友也顺利的单身到了毕业。
近年来,她偶尔会和我提及,单位这个男的人不错,待人温和,就是有点中央空调;客户群体里一个男的家境好、人也好待人彬彬有礼,就是矮了点;出差遇到一个男的,彼此都有好感,朋友说不想异地。
我说她挑剔,我说她是不是还忘不了谁。她说自己宁缺毋滥,说自己会等到一个喜欢自己、自己又喜欢的人,说自己不想将就。我同意她的话,我身边也有三十来岁,单身却依旧活得潇洒的小姐姐。
可是,当看别人成双成对,她眼底的一丝丝落寞,总是真的。
今年,25岁的她终于找了男朋友。是公司派她出差到青岛分公司遇到的,级别没有朋友高、工资没有朋友高。我们一起吃过饭,人高高的,长得一般,穿着也很普通,吃饭时帮朋友和我的碗碟烫了一下。或许是初见,话不太多,饭桌上却布置的有条不紊,点了朋友爱吃的,问了我爱吃的,点了汤,点了些青岛的海鲜,给朋友剥了虾,朋友手边的纸巾也没断过。
晚上躺在床上,我问朋友,挺好的,挺普通的,怎么就选了他?朋友一脸娇羞的说,挺喜欢他的。
“那家离得那么远,你不是说不喜欢异地吗?”
“在这边估计还得呆一年,不是都唱‘能够握紧的就别放了,能够拥抱的就别拉扯’,以后的事谁知道,分了就分了吧,现在就够了。”
那晚,我们闹得很开心,睡得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