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非首发,首发公众号难忘旧时光,文责自负。)
我笑点低。我小侄女上楼找我玩,我在书房床上看书,没在卧室,我娃(她堂哥)屋里灯亮是着的。于是她推开门探个脑袋问,哥,咱大娘哩?我一下子笑出溜了。我娃咋能问我喊大娘呢?
如果你笑了,说明你笑点也高不到哪儿去。如果没笑,说明个体存在差异。对待同一件事,不同的个体,就会出现不同的客观反应。个人认为,笑点低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刚开学我出去听课,一上午我不在教室。中午回来,学生试探着问我,老师你去哪儿了?我说,你们猜。
孩子们七嘴八舌:老师是不是病了?是不是上网打游戏去了?是不是上街买好吃的了?
可真会猜。
老师保证一下:我尽量不生病,即使生病也想办法延迟到星期天再病。老师也不会去打游戏,压根就不会打。至于好吃的,老师过了喜欢吃零食的年纪了,老师更喜欢你们带的水灵灵白萝卜还有自家院里摘的甜柿子。你们年纪正小,吃零食才有幸福感,你们多吃点零食吧!
中考之后,我抽时间读了白先勇,严歌苓等大家的小说。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金庸武侠小说,,喜欢一句诗词: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还有一句歌词:风中化作唏嘘句。
也喜欢琼瑶小说,故事情节都差不多忘了,嵌在文字里的诗词记得很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样的句子是从琼瑶小说学到的,当时不知道是辛弃疾的词,但是我知道它适合在什么场合。“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不说意境,光是色彩都很丰富。这是范仲淹的诗,后来看书,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才知道范仲淹是个文武全才。
根深蒂固的喜欢,攒了这么多年的喜欢,改不了就不改了,刻意的扭转也抵不过强大的潜意识。
喜欢很多老电视剧里的台词,喜欢黄梅戏。我很少看电视,但是经常看戏曲频道,还经常被抓。然后还被质疑,你怎么喜欢这么古老的东西?
切!古代文学多少年?现代文学才多少年?黄梅戏也是文学作品好不好?
世界留给我们的礼物大概就这两样了:一样是历史,一样是文化。前者可以鉴世,后者可以润心。
读书也不一定非得读谁的,从大家中挑自己喜欢的吧。但是一要做笔记,这是重点。
社会赋予老师的责任很重,语文老师更是任重道远。此刻想起的是我每一任老师对我苦口婆心的教导,半生已过,幡然醒悟,他们说的都是至理名言,却被我们抛洒在年少无知里。老师还影响孩子三观的形成,以至于我时不时要扶一扶我摇晃的三观。
如果大事做不到,那就从小事儿做起。我做的最好的就是不玩手机,非得用手机时,我会给学生先请示,用完就收起来。希望孩子们不要受到不好的影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大事我自问也做不到,但是愿意添柴添瓦,尽绵薄之力。
我们这帮人算是生得非常逢时。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除了生死不可控,其他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你看,70多年前,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还有《一把青》里眷村的男人和女人们,经历战火,颠沛流离,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如今,否极泰来,四海升平,随便命运怎么打发,只要你足够坚韧勇敢,就一定能找到非常有质量的活法。
这一年,本不该令我这样欣喜的,但我认识了我的第二波学生,他们让我看到了许多细致入微的真诚。
人与人之间,除了血缘,其他温暖的关系都是老天额外的赏赐。
叩谢天恩。
曹植说过一句话:人这一辈子来世上走一遭,唯一能留下的就是文章。
喜欢写,就动笔。不含沙射影,不哗众取宠,平淡文字记录平淡生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