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工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相信每个人在成年以后,都或多或少有过朦胧的幻想,干上自己最中意的工作。

我依稀记得我对自己最中意理想工作的向往,真的是写写画画。

那个场景跟家分不开的,就是坐在家里就可以挣到钱。总之是十分自由和抒情,也很安静,不用跟太多人打交道就可以完成的。

归根结底,从心里层面探究自己的理想工作,似乎不太合群,似乎又太恋家了。

不过,一路走来,儿时的理想火苗似乎从未得到过认真的呵护。

那个时候和那个年代的我们,生活中好像从没有接触到职业规划一说,更谈不上去向那个方向一步一步努力付出行动。

真实的生活是高中毕业以后顶替父母进了父母所在的单位。这个安排和念头是读初中时,就时常在饭桌上听父母们念叨而进入脑海里的。读书的目的就很顺利的变成了进工厂。

然而,沿袭下来的成年工作安排途径,也并非一帆风顺。改革的春风很快吹遍大地,也吹翻了这项顶替制度,作为最后一批想享受这福利的我们最后转变成改革开放第一批全民所有制合同制职工。带有两种制度的字眼却与二种制度不靠边。

后面的我们跟企业一起,在这改革竞争的潮流中沉浮,很快下岗分流到社会中成为无业游民的一部分了。

这时候的工作仅仅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在社会上有事做有工资拿。

好在改革年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也不知被那一股风吹到了美业行业,一做就是几十年。

那些依稀的梦,依稀理想的工作早与真实的生活状态脱离了干系。

今天的写作主题再一次将记忆串联,残留的梦想还在远处忽明忽暗的召唤。

没有泯灭就有希望,在即将50而知天命的年龄,重新思考,是否暗示理想从不会消失,它只是迟到,只是迟到而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