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45周年》,一部波澜壮阔又宠辱不惊的内心戏。
我喜欢看老头老太演戏,他们能让我内心平静、专注。
不论看过多少爱情故事,这些表演不再惊愕浮夸剧情不再惊心动魄的电影,总令我回味无穷。
大概内心依然把时间当做衡量万物的准则,所谓梦想、欲望、情义皆被时间改变亦被时间重塑。时间能摧毁一切,不被摧毁的,为本物,为伟大。
只有时间,让人认清自己,构建自己和外在世界的独特联系,人之伴侣,亦是时间的馈赠。
我从未认为婚姻是人的必经之路,只将其视作大部分人所遵循的固有社会规则。因此我曾多次提问身边的已婚朋友:是哪一个瞬间让你决定和Ta结婚?多数
人都不能满足我的猎奇,并不存在那个独特的,我自以为神圣的瞬间。又或者,这样的瞬间已经有了重叠,变成更为厚重、难言的情愫。
“时间久了,感情到了。”
这是我听到最多的回答。我也由此叹服对方步入婚姻的勇气。
不可否认的是,婚姻这所学堂,在支付高昂费用后,对人与人之间一对一的情感探讨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实验室”。
《45周年》里的凯特,在“实验室”里与丈夫杰夫相安无事,在没有生育子女的情况下,维持着稳定幸福的伴侣关系。
就在两人着手准备举办45周年婚庆期间,杰夫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告诉他,在1962年和他一起横跨欧洲前往意大利途中不幸遇难的女友尸体找到了。
杰夫开始絮絮叨叨讲起来那个前女友:“她被冰川覆盖起来,还是原来的样子,你能想象吗?她还是1962年的样子,而我已经垂垂暮已。”
与杰夫一同垂垂暮已的凯特开始安慰这个被铺天盖地的回忆碾压的男人,或许是他们弄错了呢?谁能知道是不是她呢?
杰夫开始抽烟,开始说他想去瑞士看那具依然年轻的尸体,开始变得性情暴躁古怪。
原本以为可以听杰夫讲述他和前女友故事以抚慰他的凯特,在一个深夜,追问枕边的杰夫:如果她没死,你会娶她吗?
杰夫没有正面回答,他说,我想你不会喜欢我的回答。
“那我就当你说是咯。”
“恩,是的。”
这句话瞬间打破了某种平衡,凯特向杰夫宣告,那个女人,不再是可以谈论的话题。
两人由此产生了一种微妙的隔阂。
凯特不能自已地上了阁楼,偷看杰夫为前女友整理的笔记,偷看他们的合影。当看
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在海边露出诱人的微笑时,时间的洪流从照片中涌出,拍击着凯特。这个不可谈论的女人,变成了一根刺,时刻提醒凯特,杰夫的记忆力,有
另外一个女人,在杰夫最美好的年纪出现,并且停留。
这个女人赢在早逝,赢在没有与杰夫经历日常的琐碎柴米油盐的煎熬,在高潮时戛然而止,令人追忆一生。反观自己,镜中已非佳人,两鬓微霜,垂垂暮已。
失落感攫住凯特。
自己家的墙上几乎没有和这个男人的合影,而他却把和另一个女人的合影视为珍宝;这个男人连陪自己去散步都不愿意,竟想要为另一个女人坐飞机去瑞士。
哦,还不能生气。
怎么不能允许一个人有过去呢?怎么能跟一个死人较劲呢?
可是,我不能再要求你证明对我的爱了,可是,我永远只是你记忆的一部分。
即使年老色衰,我也想成为你的独家记忆。
故事最后,没有任何戏剧化冲突,45周年婚庆如期举行,凯特和杰夫跳了一支当年结婚时跳的舞。最后一个镜头,凯特在一群热闹的人中露出了落寞的表情。
这部电影的浪漫所在,不在于一个近乎白发的女人在吃另一个女人的醋,在乎于,人穷极一生,都是在探索自己的位置,在爱情里,也一样。
95分钟的电影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极少(甚至我根本没想到)在中国看到这样的片子。
“你是什么时候脑子里第一次蹦出我们或许不能厮守终身的想法?”
“有一天晚上我做噩梦惊醒,我没有叫醒你,让你告诉我一切都好。”
出自电影《不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