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闲书是要偷来看的,因为闲书之所以为闲书,是由于它们非但无用,还会让人分心,使人慵懒。
自小就对文字喜爱有加,对文字堆砌出来的梦幻世界一见钟情。可惜,那时能接触到的书籍实在有限,一度流行的手抄本诸如《一双绣花鞋》之类的也曾让我饥不择食,爱不释手。
直到高中住校,学校的阅读室,一部部伤痕文学,一段段爱恨情仇,润物细无声般将我的心引领向那虚幻、扭曲了的象牙塔:凄美、惆怅、直白、丑陋、残缺、遗憾……却让人留恋忘返,欲罢不能,以至于我不仅落了许多数理化作业,连作文都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或许是因为一直都是乖乖好学生的形象吧,又或许老师们大都没有意识到我作业的缺席,竟然没有人来找我要作业。只有语文老师提及此事,却误以为我不交作文是不想和大家分享、怕同学们学习呢。
那时候,闲书让我在懵懵懂懂中,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看大人的世界,看人心深处的世界,看作者臆想出的世界,看笔者沉思中的世界,看我脑海里折射的世界,我因此迷失了自己,穿越了时空……
虽然逃作业在当年并未遭到老师们的责难,它却在不知不觉中酿成我许久都不能愈合的累累伤痕,以至于赴加留学的数十载春去春回中,我一紧张,一不留神,就会做梦,梦到临近期末才恍然发觉功课一点都没做,却已没时间补救,没办法补救。
17岁,第一次背井离乡,入学北医。在校三年,校园阅览室的期刊《收获》、《当代》、《十月》、《小说月报》、等等等等,我是期期在握,几乎字字不落。图书馆的藏书也是以每星期六、七本的速度被我狼吞虎咽了相当一大段时间。
与其说是为学习提高而读,不如说是为寂寞孤独而饮;与其说是为寂寞孤独而饮,不如说是为惆怅伤感而食。
那时候,闲书慰籍了我敏感细腻的心,安放了我伤秋悲春的情,成全了我如常健全的神,麻木了我灵动空寂的灵!
于是,闲书到真真成了救命稻草,一根根,一次次,屡试不爽,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那时候,情绪一不好,就抱本闲书,让书中的世界将我吞噬淹没。再回到现实中时,因着浪费了时间而懊悔不已,又因着这份负罪感,扬鞭策马苦读不休。然后,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昨晚,飘雪的暗夜里,和大女儿驾车去临镇的瑜伽馆上瑜伽课。
在与女儿的闲聊中,为了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我轻描淡写地提及若干年前老公对我的一个评价:没有结束在精神病院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女儿马上接口到:‘’爸爸太恶劣了!‘’
我却笑着回复:‘’然而,他是对的。‘’
‘’是读书拯救了我,重塑了我!‘’——要表达的重点在这里,而且这样的表达避了说教的嫌,因为我是拿自己开涮!
跨出国门,第二次离乡背井,我才在若干年的苦苦挣扎之后,真正理解了这个词。背井,丢舍的是生命之水,物质身体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离乡,远去的是乡亲之情,情感身体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那时候,闲书携光明将我无边的暗夜穿透;那时候,闲书将信仰的旗帜在绝望的尽头高举;那时候,闲书使我明白人生注定了是一段孤独而不寂寞的旅程;那时候,闲书终于将我引上了灵性的进阶,让我知晓,我从哪里来,我将归向何处……
因此,闲书就成为我最好的朋友和我最忠实的骑士,是我没有结束在精神病院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刻,就着火炉卧坐,一杯清茶冒着腾腾热气,与火炉中橙色舞动的火苗呼应,空气中充满了新木燃烧的香味,似乎非得在火炉里丢上一排红薯,才不负这家的味道……
窗外,雪花在太阳的注视下,飘舞。太阳无力地悬挂在高空,点亮了一棵棵枯树,更为不知名的黄色树丛镀上了一层锦瑟,暖了我的眼,也暖了我的心。
不时有狂风的呼啸入耳,似要向世人证明它的存在。错了,它无拘无束的存在,它恭顺命运的存在,它自始至终的存在,它翻山越洋的存在,那么天经地义,那么理直气壮,它,根本,无须,向任何人证明!
那,我们呢?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存在吗?那岂不是,见风都不如……
隐隐约约地,时高时低地,先生播放的音乐自楼下飘来,在这空旷的时空里,有人陪伴,毕竟是一件幸福的事。
大片的洁云在风的裹挟中,疾走;晶莹的雪花在风的引领下,狂欢。
连云和雪都知道顺服、接受、尊敬、荣耀自然的呼唤,为什么,自以为聪明的人类却要抗拒、怀疑、赌咒、攻击命运的呼唤呢?
我们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吗?
此刻,我手捧闲书一本,甘之如饴,酣然如醉——
David D. Burns发表于1980的《感觉好》,确实让我感觉良好!
David D. Burns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医生,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了他的精神科训练,并在那儿的医学中心精神科任执行主任。1975年,他还因脑化学的科研获得了生物精神心理学会颁发的A. E. Bennett奖。
《感觉好》这本书一经发表就非常畅销,迄今已售逾四百万本。
如果硬要拿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那就是:情绪不是事实;通过改变你的思维,你可以改变你的情绪!
上世纪80年代以前,David Burns医生就意识到:抑郁症是精神心理世界的癌症。
当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精神科的住院医师时,曾和认知精神科先锋人物Aaron T. Beck医生合作。
Beck医生相信抑郁症和焦虑症简单地是非逻辑与负性思维的结果。他注意到了抑郁症患者的感觉和他们现实生活之间的强烈对比:他们往往在现实世界中有很高的成就,却在内心深处感到他们是失败者,他们的生活一塌糊涂、鸡毛遍地。Beck医生总结到:抑郁因此不得不是基于思考出了问题之上的病症。通过矫正一个人扭曲了的思想,这个人可以恢复正常。
Beck医生开创的认知疗法的三个原则是:
*我们所有的情感、情绪都是由我们的认知产生的,换句话说,就是由我们的思想产生的。我们在任何既定的时间里感觉如何,取决于我们在那一刻的所思所想。
*抑郁是持续地思量负性的想法。
*那些引起我们情感风暴的大部分负性想法明显地是错误的,或至少是事实的扭曲,但我们都毫不质疑地接受了。
对于Burns医生来说,这也太显而易见了。但他在尝试了Beck医生开创的、以对话为形式的治疗抑郁症的、新的认知治疗后,那么多的慢性患者的破坏性的情感得到解除这个现象让他惊愕不已、震撼不已。甚至有人几星期前还试图自杀,但治疗后,却在期待重建他们的生活!
Burns医生意识到抑郁症不是一个情感错乱疾病。因为当我们抑郁时所拥有的坏的情感全部都来自负性的想法,所以,治疗需要针对挑战和改变那些想法。
当然,Burns医生在书的最后一章也提到,对于真正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认知疗法和抗抑郁药的联合应用。
Burns医生还指出认知治疗的立足之点——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情,而不是反过来的——可以被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古代哲学家Epictetus曾穷其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和推崇这个概念:不是事件本身决定你的思考状态,而是你如何决定感觉那个事件决定你的思维方式。
Burns医生告诉我们:如果你愿意投一点时间给你自己,你可以学会更有效地掌管你的情绪、心情,就像一个运动员每天投入到训练中,从而练就了更好的耐力与体力一般。
Burns医生还回答了我们许多人心中没有问出来的问题:将自己从自己情感的牢狱中解救出来的钥匙到底是什么?
简简单单地,那就是:你的想法创造了你情感;因此,你的情感不能证明你的想法是准确的。令人不愉快的感情仅仅向你明示你正在思量负性的某物,并且相信了它。你的情感追寻你的想法,就像小鸭子们跟随它们的妈妈一样准确!
而我多年的临床实践也恰恰证实了这一点:改变一个人以前对一个事件的结论,可以改变对这件事的感知,和由此认知而产生的结论,从而改变这个人的情绪与心情。这种改变可以在瞬息发生,可以如黑白颠倒。
重要的是这个秘密被所有成功的人共享,而这门技巧可以被任何人学会。
在当年,与高考升学无关的书籍都被统一化为闲书,被禁止阅读,因为它们会让人分神,使人丧志。它们承担着诱人堕落、引人误入歧途、让人不求上进的嫌疑与罪名,沉甸甸地,被冤屈了数十载……
无用的闲书,当星转斗移,于乾坤颠覆之后,幻化成了有用的必备读物,就这样,让我感觉好!
我分享这本闲书给大家,希望大家也感觉好!
我在想,是不是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体系,可以不再以有用、无用来区分书籍、区别对待它们?
我在想,是不是有一天,我们的社会,可以不再以成功、失败来区分人们、区别对待他们?
我还在想,是不是有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生而活在被恩赐的百八十年里,不忘初心地以无为而为之,以感恩的心乐享现世安稳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