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自己;好好地拥抱世界
世人都很奇怪,当有一种描述对自己比较准确时,人们总是会以朋友的身份来探讨和询问这件事。
我相信大家都会有我下面提到的这种状态。所以,我想问问大家。
不知道你这种状态严重吗?
是否你会经常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是否你在做很多事情时总是提不起兴趣;
是否你即使鼓起了勇气,但是还是不敢坚持到最后;
是否你会嫌弃自己没能坚持下去;
是否你会因为这些而开始不断的否定自己;
在医学上,这是一种极度危险的信号;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但却忘记了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心理的健康状态,特别是我们纠结自己否认自己的这种疾病状态,这是很难诊断和治疗的。
如果大家不知道怎么称呼这种状态,那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称为内耗。
相信大家都想改善这种状态,那我们首先就得知道内耗的原因。我将这种原因分为了两个部分。
一半在过去难过
《心灵捕手》,相比之下,我比较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骄阳似我
主人公威尔,是一个遭受了原生家庭的受伤的孩子,他拥有着极高的数学天赋,拥有着一群真心的好朋友,对待生活一切满不在意的潇洒样子。开始,我也被他的这种极度的伪装欺骗了,直到了心理咨询家西恩不断的说着那句:“这不是你的错,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孩子……”,威尔哭成一个泪人时,我方才开始感慨,他到底承受了多少,承受了些什么啊。
我一直相信每一部能让我流泪的电影,那肯定是很多人真实的生活。如果这是生活,那又有多少人能像威尔一样幸运地遇到解救自己心灵的呢。
或许你没有足够面对一切的勇气,没有对待这个社会应有的善意;或许你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没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但这些或许都不是你的错。
曾看过一篇报道;在现在的社会里,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是很多心理疾病的最深刻的原因。
原生家庭指的是我们从小被养育的、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的家庭。原生家庭对每一个人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念,影响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我们和爱人相处的方式,影响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即使,有时候这种方法也是不恰当的。
一直生活在难过的过去,这是很难受的。如果你的原因是原生家庭导致的,推荐你去看看《何以为家》,里面小男孩方且能够做到对抗自己家庭带来的伤害。
我们没有犯错,我们为什么不敢也尝试对抗呢❗
一半在未来焦虑
今天看了一部纪录片《十八岁的打工人》,感触十分深刻。
遥想初中时,周围越来越多的同学走上了打工之路,眼里全是艳羡的目光,如不是父母及当时对学习尚存的坚持,可能我也成为了其中一个15岁的打工人了。
纪录片采访了几位90后的打工人,他们抽着带着一缕潇洒的香烟,留着那个时代标准的非主流发型;他们谈论着那个年龄对性的幼稚想法;他们那对未来毫无计划的迷茫。我仿佛看见了他们在厂里流水线般固定的生活了。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觉得一个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思考,是正确的,是负责的。
但若是为了未来焦虑现在的生活,那大可不必。
如何让自己跑的更快
医学治病常秉承着因人制宜的原则,我们要想自己变得更好,我们就要根据自己的原因选取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在难过着过去,那请你每天多对自己说几句话;
我可以有要求。
我可以犯错。
我有得选择。我长大了,可以自我做主。
我可以爱自己。
我是这世上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生命的展现。
我相信自己和别人一样好,一样有能力;我不会,我可以学习。
我不做受害者。
如果你是在焦虑着未来,那请你听我的医嘱:
我的老师曾和我们说过,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下,我们治疗无器质性病变的病人更要维护他的睡眠、焦虑、兴趣爱好三个方面。三者是相互影响的,如果你现在为未来而焦虑的话,不妨从改善睡眠、尝试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