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这个词,可以衍生出不少大家熟悉的词汇;鄙视链、地域黑、性别歧视……这些词汇司空见惯,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它们背后的意义和问题。大多数人只是随波逐流,和别人一样就好。于是,这些不同的偏见就在这样的社会氛围和家庭氛围中继续传递,默默传承。但是,当你与地域黑争吵时、当你看到《金星秀》对鄙视链的调侃时,心里会不会也好奇过,人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偏见?
一切的答案,都在这本《偏见的本质》里。
关于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格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他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也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之一、1939年,戈登·奥尔波特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他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这本书出版于1954年,之后多次再版。虽然这本书已经出版60多年了,经过这60多年的实践检验,书里的内容依旧具有指导意义,是这个领域的必读书目。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是在那个年代,改变了心理学领域对“偏见”的偏见。那时的心理学领域普遍认为偏见是个别的、品行恶劣的人才有的信念。但是,戈登·奥尔波特的这本书指出,偏见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要想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这个方面,这本书做出了杰出贡献。
关于内容
这本书一共有八个部分,31章。第一部分一共5章,这些章节对于偏向性思维的探讨,就让人有种醍醐灌顶之感。在第一章里,戈登·奥尔波特对“偏见”的定义提出了一些反思,指出“偏见”不止是负面的,也包括正面的。
首先,“偏见”往往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谬下结论的例证。最常见的,就是种族之间的偏见。比如,那个年代的美国人大多对土耳其人有很多偏见,但实际上,真正接触过土耳其人的美国人并不多,虽然种族偏见往往表现为对属于某个种族的某一个人的偏见,但这背后,是对他背后所属种族的偏见。这意味着,这个种族被贴上了没有根据的标签。另外,偏见是否仅仅指那些偏离了人们普遍做法的行为?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次,很多种族的文化内部存在偏见。在这种情况下,偏见其实是一种文化对族内成员的道德评价。
再次,关于偏见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二,许多偏见的来由,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这是偏见能够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毕竟人类普遍还是在追逐自我的利益,既然偏见可以为自己提供利益,何乐而不为?二,另一些偏见是追随社会主流风俗的结果。人类这种盲目跟风的习性也很常见,最典型的,就是每年流行的产品、服饰,以及对大品牌的追随。最后,由以上可知,偏见的定义应该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必须包含喜爱或厌恶的态度,另一个是必须与过度泛化的信念相关,也就是与错误的信念相关。
第二章探讨的是预先判断。关于种族偏见,这背后其实是人类生活与思考所需的某些基本条件引导出来的。自古以来,和相似的、同一族群的人交往、通婚、生活,是最稳定的一种生活方式,避免了习惯、习俗等方面的冲突、不便。久而久之,这种生活方式难免会产生对其他种族的偏见。
戈登·奥尔波特提出,人脑用分类的方式来思考,人们会将一件事放到一个自己熟悉的类型里,也就是“类型化”,然后采取行动。但是,这不意味着不会出错。因为每天身边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种分类的思考方式为大家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同时,人们的思维也有恰性,喜欢用最轻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最轻松的方式就是将事情归类,然后预先判断解决途径。
可以这样说:人们对事物或人的归类、人们看到的东西、人们做判断的方式和人们的反应密切相关。这是一种适应外界的方式,尽管经常出错,这种模式却依旧传承了下来。
这种归类也是分为理性的和不那么理性的两类。备受推崇的科学原理,就属于理性的归类:归类不一定是百分百完美的,会有失误,这也是科学原理的特点。科学一直在进步,也意味着以前的原理不断被推翻。但是,只要能做出高准确率的预测,人们就认可这样的归类,或是科学原理。
当分类与事实依据冲突时,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些人对标签化、固有思维有怀疑,他们很少受到偏见的影响,尽量保持独立思考;二是很多人发现事实与他们的预判不一样,他们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改变预判。
偏见与每个人的价值观有关。当一个人习惯于用自己的那一套价值观去衡量一切、预判一切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反对与自己价值观有差异的人和事。在这个过程中,偏见就产生了,这种偏见的产生是源于自我的需要。
偏见分为“爱的偏见”和“恨的偏见”。实际上,“恨的偏见”是“爱的偏见”的副产品,因为“爱的偏见”要维护珍爱的事物或人,才会贬低其他事物或人,也就产生了“恨的偏见”。“爱的偏见”与群体内忠诚息息相关。群体包括家庭、社区、族群,这就涉及到儿童是如何受到家庭影响,形成偏见。在后面的章节里,戈登·奥尔波特从群体间诧异、对群体间诧异的感知和思考、社会文化因素、偏见的习得、偏见的动态、性格结构和缓解群体间的紧张态势这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偏见的各个方面。
在第12章,戈登·奥尔波特分析了刻板印象。他以美国人对犹太人的普遍评价和对亚伯拉罕·林肯的普遍评价为例,指出犹太人得到的评价是小气、野心大、观点激进,而亚伯拉罕·林肯得到的评价是节俭、雄心勃勃、致力于追求每个人的平等权力。同样属于犹太人的亚伯拉罕·林肯,得到的评价比较正面。这些词汇的大意都差不多,只是用来形容犹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选择了贬义词,用在亚伯拉罕·林肯的身上,就是褒义词。
本质上,刻板印象是与类别相关联的、夸大的信念,是为了使人们在归类之后的举动合理化。也就是说,这也是满足自我需求的一种方式。
在第八部分,戈登·奥尔波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缓解群体间的紧张态势的设想。首先,关于是否必须制定法律,他客观地论述了关于种族歧视方面的立法进程。从这个过程来看,依旧是充满偏见的。其次,他分析了改变偏见的几种可能的途径,包括正式教育方法、接触与结识方案、集体再培训、大众媒体、训诚和个体治疗。这些途径都需要大量的投入,效果未知。最后,戈登·奥尔波特也考虑到了局限,展望了未来。他的忧虑在于,人们朝向宽容态度的转化进程是否会持续下去。历史上不是没有过倒退的现象。整体来讲,戈登·奥尔波特还是觉得未来是有希望的。
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是出于爱而不断改变和完善价值观。从最早的奴隶时代,到封建时代,再到如今的时代,人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从这一点上来讲,朝向宽容态度的转化进程,一定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