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报考的研究生专业是情报学,别人问我报考的方向时我一说情报俩字,对方都要张大嘴瞪大眼问我“你要当间谍啊”。
其实不然,方向上叫情报学,我的理解是信息学。专业课书中对情报有各种定义。我只记得有价值的信息叫情报。
如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001锁定目标
在大学快结束时我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销售。这是一家刚成立的公司,员工不多。半个月过去了,团队里除了两位销售主管出单,其他人都没有单子。某周六主管决定给我们开场培训。他问问题我们回答。
Q:你到一家目标客户的店里去,拿到老板电话,你有哪些方法?
A1:问店员要,会出现给或不给两种结果,当然有时候你问的人正好是老板,对方可能会谎称自己不是老板。
A2:假装自己要买很多货物,告诉店员要和老板面谈业务。
然后就没了。
主管说,还有一点你们没想到,线下店铺,我们可以向他旁边的邻居店铺问一下,甚至是他的同行,当然也有可能要不到,这也是一种方法,你们想想看,相邻的两家店铺,两家老板是很可能会互留联系方式的,帮个忙看个店啥的。所以说要你们多动脑子。
主管关注了我们平时会忽视的信息源,搜集信息时,多留意多动脑子,细心观察并加以运用。
002策略诱导
晨读中举了聪明的应聘者与面试官的例子。应聘者通过与面试官的一问一答,总结出几项关键要素,并和自己的能力结合起来,并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还有一种情况恰恰相反——面试官对应聘者进行策略诱导,吴伯凡老师在伯凡时间里提到过这一点:,面试官甚至有意引导应聘者陈述前公司前老板的各种不如意的地方。
这时聪明的面试官扮演了间谍的角色,他能通过策略性地提问挖掘出应聘者表面上体现不出来的信息,让对方多说,进而判断应聘者的个人形象。
003验证事实
先来欣赏一则文案:
[对审美的极致追求,国内一级插画师和10年经验的油泥师为了这个杯子整整耗时3个月,近1000个草稿。尝试过各种点线面空间造型,全部推翻重演。最后,采用最原始的造型和色彩。多一分色彩显得华丽,少一厘泥土显得残缺。可以这样说,这个杯子几乎是完美的。]
哇塞,这就是我梦想中的杯子啊,freestyle有木有!买买买!
然后
这个杯子花了我68块,我就不想说什么了。看不出来有啥工艺,跟我姥爷家喝水的搪瓷杯子挺像的。为什么?
杯子长这样:
我就想再确认下,这真的不是在小巷子里花3块钱买的吗。
不过话说回来文案上说的也不错。最大的问题是没看到杯子的真面目。
所以说获取了信息,还是要经过查证,查证,查证啊。多方打听,亲自上阵,把握住关键信息,辨真伪,判虚实,权优劣。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信息搜集处理上。
参考书目:《像间谍一样思考》
[美] J·C·卡尔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