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一天,大漠荒北之上绿草萌芽,一位少年铠甲束身,长枪如风,带领八百名精锐骑兵策马奔袭,金戈铁马所踏之处,人头落地,斩获敌首两千有余。
这位勇敢英俊、武艺超群的旋风小子就是霍去病,卫青大将军的外甥、汉武大帝一手培养起来的亲信、随身侍卫。
这位霍少生前一向是张扬外放,舍我其谁,他的梦想不是长大要当科学家,也不是要做儒学大师,而是要和舅舅卫青一样斩击匈奴,保我大汉不再受北蛮骚扰,国泰民安。
霍去病的开幕之战,大获而胜,年仅18岁。首战告捷,汉武帝大喜,封他为冠军候。
每个英雄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过往。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其父未曾尽过一天当父亲的责任,但霍去病善良知孝。
有次任骠骑将军出征时顺道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霍去病便命下属将霍仲孺请到休息的旅舍,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大人:汉唐时指父亲)之子。“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
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霍光死后家族谋反被诛也是后话了,他的女儿霍成君因玩弄权术被立为皇后,又是一部后宫女人争宠夺位的长篇连续剧了。
时势造英雄,李广、卫青、霍去病等都是抗击匈奴的名将,大汉帝国的强盛离不开这些英雄,
而卫青与霍去病并称为“帝国双壁”。
按照今日的说法,霍去病可是一位青年才俊,非常成功的90后创业者。
2
回溯往事,汉匈战争由来已久,长达三个世纪以来汉匈二大民族长期反复较量。
秦末汉初之际,匈奴军事统帅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击逐东胡、月氏等邻族,一统大漠,建立起庞大的匈奴帝国,随之兵锋南指,成为西汉王朝最强悍的敌人。
汉高祖刘邦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冒顿杀父自立,崇尚威力,安抚匈奴最好的方法只能是“和亲”。
刘邦最重要的谋臣刘敬,建议刘邦将嫡长公主嫁与冒顿单于,再奉送丰厚的嫁妆,匈奴仰慕汉公主尊贵的身份,又贪图汉廷的财富,必然立公主为阏氏,生子必定为太子。这样,冒顿活着是陛下的子婿;死后,陛下的外孙继立为单于,从来还没有听说过外孙敢与外祖父分庭抗礼的!
刘敬大概忘记了冒顿是如何残忍地射杀亲生父亲而登上单于宝座的,备受宠爱的阏氏又是如何被转送给东胡王的事实,怎么可能被婚姻的纽带束缚住手脚,俯首帖耳地向汉帝称臣呢!
常年被匈奴骚扰,烦不胜烦,刘邦在别无良策的情况下也只能全盘采纳,准备遣鲁元公主出塞,与匈奴和亲。
不料,吕后可舍不得将唯一的亲生女儿送至“蛮夷”之地,投入冒顿的虎口,因此哭泣不止,刘邦不得已,只好另找一位宗室姑娘冒充公主,命刘敬出使匈奴和亲。
在六十多年的和亲中,匈奴即使得到了美女,金钱,依旧不遵守诺言,常常撕票,边境冲突不断,成为汉室王朝的一大心患。
漫漫北上和亲之路,多少王室公主,痛哭流涕,绝望地一路前去,背负一朝命运,十里红妆,掀起盖头,面前不再是汉朝银袍玉面的俊生,而是长满络腮胡子,两耳带着黄褐牛角的怪兽大叔啊!掩面痛哭已无用,兽皮麻布披上身,手撕羊肉含泪吃。
3
英姿勃发的汉武帝即位,呈现在这位16岁少年天子面前的,早已不是汉初那种满目疮痍、百业萧条的凄惨景象,而是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的西汉帝国。
汉武帝本人,似乎也格外得到上天的偏爱,赐予他一副强壮的体魄与多欲的情感。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一点墨守成规的影子,而是对美女醇酒、艳辞丽赋、琼楼玉宇、轻车肥马、大漠荒野、海外奇山、不死仙药等具有无比冲动的追求。
此时,随着汉朝国力的全面恢复,他再也不能容忍这种委屈求全的和亲政策延续下去了。
匈奴这个民族的确强悍,经过恶劣多变的自然环境,凶猛野兽的突然袭击,邻族的偷袭侵掠,锻炼了匈奴族剽悍善战、争强好胜的民族性格,他不仅有强大的战斗力,而且具备极强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有利则进,无利则退。
他们经常骚扰边境,烧杀抢掠,抢了就跑,汉武帝恨不能一举歼灭,来个全锅端。
于是,汉武帝与朝臣策划了一场“马邑之谋”,劳师动众,企图擒获单于,征服匈奴,却不料一场空。
马邑之战的主将韩安国,虽然在景帝初年就以抗击吴楚联军而闻名天下,但对匈奴素有恐惧之心,老成持重有余,主动进取不足,更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致使战机白白丧失。
年轻气盛的天子认为这样的宿将老臣太保守,不堪重用。而武帝用人的一贯指导思想是“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为了物色能够担负抗击匈奴重任的人才,武帝的目光首先落到了宠姬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的身上。
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被任命为车骑将军,率领万骑,直出上谷抗击匈奴。同时,轻车将军公孙贺、骑将军公孙敖、骁骑将军李广各率万骑追击匈奴。
或是时运不济,或是作战不利,公孙贺、公孙敖以及李广都大败而归,只卫青一军深入匈奴境内,直至龙城,斩获匈奴七百多人后凯旋而还,初战告捷,从此之后,卫青在众多的将领中脱颖而出,成为武帝时期抗击匈奴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历史再一次证明,第一仗一定要打的漂亮。
4
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立为皇后,卫氏一门顿时富贵,由于霍去病是卫皇后的外甥,年仅十八岁就成为侍中,可以随意出入宫廷,侍从在皇帝左右。
霍去病长于富贵家,却不愿在轻歌曼舞的宫廷生活中消磨时光,而期望投身于充满刺激、冒险与死亡的的汉匈战场。
元朔六年(前123年)春天,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率领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李沮六将军,十多万大军出定襄数百里,直接与匈奴单于主力开战,
这次战役中,霍去病请求出战,卫青念其年幼,只拨给他800轻骑随他征战调拨,任命他为嫖姚校尉,从此,霍去病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事生涯。
这次大战,虽斩首凶敌数万,但损失三千多骑兵与二位将军,前将军赵信投降匈奴,右将军苏建弃军逃亡,其余四位将军也战绩平平,这也是自卫青出师以来首次受挫,幸运之神似乎正从他的身边离去。
年仅十八岁的霍去病却以果敢无畏的气概远离大军,独自立下了战功,此次还杀了单于的叔爷爷,斩首敌首2000有余。
此战引起武帝的注意,霍去病成为一颗迅速升起的将星。
为了表彰霍去病勇冠三军的功绩,武帝特封他为冠军侯;而大将军卫青因为功绩不著,又亡失二位将军,因此没有追封(李广大将军是在这场战役中兵败自杀)。
5
为了沟通与西域的交通和巩固西北边防,武帝又不失时机地发动了第二次战略决战——河西之战,而战争主帅的重任则落到了年轻的冠军侯霍去病的身上。
霍去病19岁,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万骑出陇西北上击匈奴。经过六日激战与安抚之后,匈奴五小国都被汉军控制。
随即霍去病越过焉支山千余里,与匈奴短兵相接,数战数捷,斩获首虏八千九百多级,最牛逼的是抢到了匈奴休屠的祭天金人,这就好比现代战争抢了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或者炸了日本的靖国神社。
此次霍去病惨胜,七千多名将士捐躯在沙场之上。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贵室王朝王爷王后及其重臣共计六十三人。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19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
此时霍去病年仅21岁率军追击匈奴,一直奔袭至贝尔加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与卫青相比,霍去病的战绩更为辉煌,不仅深入大漠二千余里,而且斩获首虏也是卫青的数倍。武帝得知自己宠爱的年青将领再立功勋,非常高兴,又置大司马一职,卫青、霍去病同为大司马。
作为一位年轻的著名将领,霍去病确实有其独特之处。他为人沉默寡言,处事果断。武帝欲教他学习吴起、孙武兵法,他回答道:“战争的胜负取决于统帅的决策正确与否,何必去学习古时的兵法!”此说虽然有点武断,但这种傲视前贤的气概不正是年轻人的通病吗。
谁让人家年纪轻轻,功勋卓著呢,傲娇也不失一种可爱啊!
6
武帝为了奖励他的显赫军功,修筑了一处豪华壮丽的府宅,要送给他,霍去病却回答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句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人传诵的名言,代表一代军人勇往无前的英雄气魄及其舍身为国的忠诚之心。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秋天九月,23岁的骠骑将军霍去因病去世。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兵遣将,大兴土木,为霍去病修建了形似祁连山的穴墓。
陕西省兴平县境内,汉武帝茂陵的东北与西南,葬着卫青与霍去病。
东北处墓形似庐山埋葬着声名显赫、位极人臣的大将军卫青;
西南处墓形似祁连山则长眠着一位英年早逝的将军霍去病,墓前伫立着一座著名的马踏匈奴的石雕像,以纪念他的赫赫战功。
霍去病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犹如一颗耀眼的彗星,光芒四射地划过天宇,又匆匆地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之中;但在郁郁葱葱的祁连山下、荒凉寂寞的大漠之上,一世侠骨永垂不朽。
历史再一次证明,要创业趁年轻,要享受趁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