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观察事物的呢?
眼睛所看到的视觉信息,要经过大脑的转换和解析,所以人是通过大脑来“观察”事物的。
所以眼见非脑见。
1955年,意大利心理学家Gaetano Kanizsa通过一些零碎的线条和三个有缺口的圆,形成一个独特的错觉三角形,这就是“卡尼萨三角形”。
这是因为大脑会偷懒。
大脑每秒要接受约4000万次的感官信息输入,并试图完全解析出它们的意义,所以它会根据以往的经验,猜测我们看见了什么。经验法虽说十拿九稳,但有时也会出错。
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形状和色彩来影响人们的所见和判断。
在黑暗或弱光的环境下,直视和余光,谁看得更清楚?
答案是余光。
因为人眼有700万对亮光敏感的视锥细胞和1.25亿对弱光敏感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在视觉的中心区域,而视杆细胞则主要分布在外围。
所以在黑暗处,余光看得更清楚。
前面我们讲到,大脑会因为偷懒而产生错觉,这是因为大脑错误地解析了视觉信息,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视错觉。1889年,Franz Muller-Lyer设计了“缪勒-莱尔错觉”图案。
人的视觉是二维的还是三维的?
因为三维物体一旦被聚焦在视网膜的表面上,就会呈现二维影像,这些影像被传送到大脑视觉皮质被识别,将二维影像重新转化为三维物体。
所以人的视觉是二维的而非三维。
这里的大脑视觉皮质,会汇总所有的信息,最终整合为两条,一条是移动状态,物体是否正在移动?另一条是位置,物体和观察者的位置关系如何?
小贴士
* 别人在你的网站上看见的内容未必符合你的设想,他们的个人背景、文化水平、对眼前事物的熟悉度以及期待看到什么,都会影响他们的观察结果。
* 你可以设计物体的展示方式,引导别人注意特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