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发式问题—p113
主要讲了父母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和把后果强加给孩子带来的不同教育的效果。如果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想法、问题的答案和后果强加给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和反抗。如果父母用智慧的思维去引导孩子思考,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内心的需求想要什么,然后运用启发式问题效果会更好。
二、什么是启发式问题及如何看待
每个人甚至物件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也需要被尊重。遇到问题多询问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感受。
这让我想到身边亲人对孩子教育的事件,A是个女孩子上高中了,她父母对她期望特别高从不让她干家务,一心放在学习上。一天中午放学回来吃饭。A的妈妈就立即喊道,赶紧吃饭,吃完去写作业,顿时氛围就凝固了,A扒拉两口米饭就躲进自己的房间。随后你们猜发生了什么?A妈妈去查房看她是不是在学习,却发现打不开门,随后跟A爸爸说是不是躲在房间玩手机,让爸爸去敲门。结果她父母就吵起来推脱对方天天只知道工作,从不关心孩子学习。后来他爸爸打开门发现孩子在被窝里哭。这都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父母没有关心到孩子的想法,如果在吃饭的时候多询问两句孩子,如:你今天在学校学习到什么了呀?有没有遇到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事?学习上有什么烦恼?而不是下命令让她去学习这样会不会更好呢?当发现孩子抵触时,父母相互争吵埋怨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换位思考,其实他们都爱彼此,只是表达方式不对。父母为了培养出孩子,不让她做家务,只负责学习。而她爸爸为了给家人,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努力工作,陪伴的就不多。
三、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能力,作为父母应该多去学习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内心的想法和需求。多用启发式问题去引导孩子,用智慧的思维带动孩子的思考。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平等交流才能走进他们内心的世界。在家中,生活中都是一样,对待爱的人,我们要多关注对方的需要,感受和喜欢,因为我们认为好的方式,不一定对方就喜欢。上述故事中,如果母亲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引导,父亲对家人多一些陪伴,这样家会更和谐。遇到问题,我们不要预设好答案,多询问,冷静下来再跟对方讨论,同理心关心对方,这样才能正确打开爱的相处模式。
四、父母天生就会当父母吗?
不管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要不停地考试考证,好像当父母天生就会似的。现在在中国的亲子教育里父母大都忙着挣钱,说是为了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和物质条件。不管是父母的分开还是各种原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和没有正确的引导,都会给孩子带来性格的影响,以后挣再多的钱和陪伴再多的时间都是弥补不回来的。也不要更多地依赖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父母的爱才是最好的教育,家才是最好的学校。
希望父母和孩子一块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