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基本是每个上进人士的必列年度目标之一啊!
年初制定计划时,往往激情满满给自己写下“看50本/100本书。”好像这个阅读数量还是蛮多的,所以到了年底,完不成任务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一年能读完20本书也是可以接受的吧?!
不过,我的想法在看完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后改变了。毕竟,人家一年的阅读量是300本!是我们的6倍/3倍。如果今年我实际只读了20本书,那差距就是15倍!不带这样玩的!
本钰表示好(bu)奇(fu)这读书效率。真的在一年内看完300本吗?不是随便翻翻的吧?还敢写书来炫耀?高手在前,自然得虚心学习这宝贵的读书经验。(其实,我就是想看看作者怎么吹牛的。)
01 读书观念的转变:不必通读全书
作为一名在应试教育里披荆斩棘战战兢兢气踹嘘嘘完成各科学习任务的我,总是莫名记得每个学期都要认真地“精读”语文课本里的每一课,还要分析句子、段落和文章结构。养成了从头到尾翻完一本书的“好习惯”。工作后也保持这种优良习惯。
没有从头到尾地读完一本书,我总有一种“没有学到书中知识”的紧张感。
而问题是,我从头到尾看完了,也没记住多少知识啊!然后被翻完的书就束之高阁了。
原尻淳一说,读书有十大权利。
原尻淳一还在书里一再强调自己是“学渣”,但是因为领悟了这种读书方法,并且在读书导师的引领下,不断践行这样跳读、选读的方法,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年阅读量。
“一定要通读全书”简直是我心里面的紧箍咒。要如何破除?可以学习作者的“十不读权利”,再配合赵周老师的“拆书法”。
毕竟,步入中年的我,除了工作,还有家庭要照顾,留给自己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每年新推出的图书又层出不穷,如何快速阅读真的很重要。
02 快速通读全书的妙法
快速浏览目录、章节标题&副标题、文字黑体字;
用便利贴确定要精读的内容;
通读全书;
精读某些片段内容
我便是利用此妙法来看完《高效能阅读》。感受有二:
一是非常快的捕捉到本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和第二章是基础,第三和第四是过渡,第五、六、七章是重点和难点。
二是回头通读全书和精读某些知识片段的时候,已经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是再次的思考。
03 形成立体化读书,垂直型和水平型阅读法
垂直型就是很多自媒体在提倡的深挖垂直领域。
作者将读书的主题和自身的职场力联系起来,根据你的职场专业来选择相关的书籍做深入阅读和积累。这里提到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根据我的经验,商务人士进行垂直型阅读,理解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大概需要三年。”
所以,想做自媒体的,又是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自己的垂直领域技能的,不妨先静下心来花些时间打造一番。
水平型阅读,就是与专业的周边知识点或者未知的知识点,也是需要花点时间精力去了解,就是常说的“触类旁通”。
垂直型阅读和水平型阅读的时间、金钱、精力等资源投入比为70%:30%。
不通读全书,快速通读全书,构造立体化读书体系,这就是原尻淳一全年阅读300本书的秘笈。